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成都平原区晚更新世成都粘土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毕业答辩-开题报告.ppt

成都平原区晚更新世成都粘土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毕业答辩-开题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都平原区晚更新世成都粘土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毕业答辩-开题报告

目 录 成都粘土的成因问题。 成都粘土成因的研究对于了解成都平原第四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探讨第四纪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化以及系统地掌握其工程地质特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现状 棱颇、戴意、李陶、马溶之、李永昭、催之久、乔彦松等认为成都粘土属风成产物。 李春昱、成都水文地质队认为成都粘土属冰水沉积。 费美高、周绪纶等认为成都粘土属第四纪晚更新世时期龙门山山前河流形成的冲积物,而非风积而成。 总之,许多学者对于成都粘土的成因不断进行研究,但一直存在分歧。 研究工作概况 成都平原的自然概况 成都粘土的分布 成都粘土的地质特征 金堂姚渡剖面(CP37) 金堂姚渡剖面(CP37)实景图 金堂福兴剖面(CP35)及其辅助剖面(CP35′) 金堂福兴剖面辅助剖面(CP35′)实景图 双流应天寺剖面(PM31) 双流应天寺剖面(PM31)实景图 成都粘土的粒度特征 材料和方法 本次研究的3个剖面共采得粒度分析样品32个,其中在金堂姚渡剖面6个;在金堂福兴剖面6个;在双流应天寺剖面网纹红土样品15个,成都粘土样品5个。 样品的前处理过程: ①加入10ml 30%的H2O2,加热煮沸去除有机质; ②加入 10ml 10%的盐酸,煮沸去除碳酸盐; ③注满蒸馏水静置一夜后再抽去水; ④加入10ml 0.05mol/L的(NaPO3)6分散剂,并用60目(280μm)孔径的筛分离出粗颗粒; ⑤用超声波清洗机振荡10 min,制成悬浮液后上机测量; ⑥样品测量在英国Marvern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r 2000上完成,重复测量的相对误差1%。 粒度分布的频率曲线 (a)金堂姚渡剖面成都粘土 (b)金堂福兴剖面成都粘土 (c)双流应天寺剖面成都粘土 (d)网纹红土 (e)下伏河流相沉积 (f)甘孜黄土 粒度参数 沉积物的粒度参数与形成环境及搬运动力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了矩法计算粒度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粒 度 参 数 对 比 粒度结构参数散点图 ○金堂姚渡剖面成都粘土 ◇金堂福兴剖面成都粘土 □双流应天寺剖面成都粘土△网纹红土 ▲甘孜黄土 ●河流相沉积 粒度指数图 ▽累积含量为75%时的粒径(Q1) △累积含量为25%时的粒径(Q3) ◇中位数(Md) 综合C-M图 C值代表样品累积含量为1%时对应的粒径,与样品中最粗颗粒的粒径相当,代表了水动力搅动开始搬运的最大能量;M值是中值,代表了水动力的平均能量。 成都双流应天寺剖面(PM31)样品中值粒径及各粒径组分在剖面上的变化 成都粘土的石英颗粒表面形态 材料与方法 在双流应天寺剖面(PM31)取得2件样品,每件样品观察了22个颗粒,共计44颗; 在金堂福兴剖面(PM35)取得2件样品,每件样品观察了22~24个,共计46颗; 在金堂姚渡剖面(PM37)取得1件样品,共计18颗。 对样品中石英颗粒的分选采用以下方法: 1)500克样品放入小塑料盆中,用水浸泡、搅拌; 2)浸泡一天后,过200目的筛子中,用水反复冲洗,将其中的粘土去除; 3)加入少量30%的盐酸,除去钙质,使样品分散; 4)过60目与100目重叠的筛子,得到了粒径在60~100目之间(0.154~0.280mm)的颗粒。然后加入10%的H2O2,以进一步除去石英颗粒表面上的杂质; 5)将样品倒入100目的筛子,反复冲洗后,然后倒入玻璃烧杯中将其晾干; 6)在双目镜下随机挑选出20~30粒石英; 7)将石英颗粒成行粘于刷有乳剂的铜台之上,在标准真空镀膜机中镀上一层金粉; 8)将镀金样品分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石英颗粒形态和表面特征 石英表面形态统计表(%) 石英砂表面特征的统计分析 结 论 通过对这3个典型的剖面系统的沉积学研究表明: (1)成都粘土粒度组成以粗粉砂(10-50μm)为主,含量高达50%,成为众数粒组。它是风尘的基本粒组,是区别于其它沉积物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称为“黄土粒组” 。所以成都粘土属于风尘堆积。 (2)通过与典型的风成甘孜黄土以及河流相沉积样品比较可知,成都粘土具有与甘孜典型相似的粒度分布及粒度参数特征,而与河流相沉积样品有很大差异。进一步证明成都平原区的成都粘土堆积属于风成成因。 (3)成都粘土的石英颗粒形态具有明显的水下环境的表面特征组合,如撞击坑、V形撞击坑、撞击沟,说明沉积物均经历了流水的搬运作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