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登高杜甫(简单实用).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高杜甫(简单实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本该是一家人在自己的家乡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却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 ,满身疾病,漂泊在他乡。在重阳节前后,他步履蹒跚地登山高处,面对战乱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的江水,百感千愁立刻涌上心头…… 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常识积累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他的诗歌的创作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整体分析 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小组合作,具体研习 1.首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分别给人什么感觉? 2.颔联是通过哪几种景物来表现情感的,并具体分析。 3.颈联哪些字眼可以充分突出是抒情的?各有何含义?从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1.首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分别给人什么感觉? 风、天、猿、渚、沙、鸟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2.颔联是通过哪几种景物来表现情感的,并具体分析。 落木、长江 3.颈联哪些字眼可以充分突出是抒情的?各有何含义?从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万——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4.如何理解尾联中“恨”与“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 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课堂小练 比较阅读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和杜甫的《登高》,说说这两首诗在思想和意境上的差异。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狠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占衣。 * * 初读感知 凄楚、悲伤、悲愤、孤独、沉郁。 悲凉、凄清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落木”实指生命,“萧萧下”意指生命已到晚秋了。“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 常——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面对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诗人心急如焚,心有余而力不足,诗人“恨”自己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忧国忧民的情怀只能郁结在心头。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