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教育]《教育学原理》讲义
目 录
第一讲 教育学概述 4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5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6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6
第二讲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23
一、教育的概念 23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26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29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32
五、教育的发展 33
第三讲 教育与社会发展 38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38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43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45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48
第四讲 教育与人的发展 55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55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56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61
第五讲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65
一、教育目的 65
二、培养目标 77
第六讲 教育制度 81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81
二、学校教育制度 82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88
第七讲 课程 91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91
二、课程类型 94
三、课程编制 97
四、课程改革 117
第八讲 教学 132
一、教学概述 132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134
三、教学过程 138
四、教学模式 144
五、教学原则 152
六、教学组织形式 156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61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69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70
第九讲 德育 185
一、德育概述 185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86
三、德育过程 189
四、德育原则 191
五、德育方法 199
六、德育途径 200
七、德育模式 203
第十讲 教师与学生 209
一、教师 210
二、学生 218
三、师生关系 222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阅读教材】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4.《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近3~5年来的文章
【分数分布】
2007:112 2008:102 2009:117
第一讲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规范和艺术的科学。其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决策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
1.教育现象:以培养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2.教育问题:当某种教育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人们广泛地议论、评说或要求予以解决时,这种教育现象便成了教育问题。
3.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规律分为:一般/普遍规律,如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特殊/具体规律,如德育的知情意行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4.教育学 ≠ 教育方针、政策的解释;教育学 ≠ 教育经验汇编。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美德即知识”;(2)“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 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4.柏拉图: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派代表人物—金子—理性—智慧—执政;塔身:卫国者—银子—意志—勇敢—卫国;塔底:工农商—铜铁—情感—节制—生产;(2)5.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马克思),“古代的黑格尔”(恩格斯),代表作《政治学》论述国家的起源、本质,各种政体的优劣及理想国家的标准和教育等问题。以灵魂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即植物灵魂——体育——学龄前教育阶段(0—7岁);非理性灵魂(动物灵魂)——德育——初等教育阶段(7—14岁);理性灵魂(理智灵魂)——智育——高年级阶段(14—21岁)。
”,《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1)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2)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天津市津南区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2 My friend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pdf VIP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申报材料.doc VIP
- 202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招聘(2025年第二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docx
- 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案例及分析.docx VIP
- 2025天津市津南区法院系统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202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招聘(2025年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如何科学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