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产业规划报告
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
产业规划报告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编制人员
编 制: 叶丽君 王玉倩 王 敏 温 倩 贾 亮 朱彬彬 审 核: 韩红梅 审 定: 李君发
目 录
1 总 论 1
1.1 规划背景及意义 1
1.2 规划范围及时限 2
1.3 规划编制依据 3
1.4 规划目标 3
2 资源及产业基础条件 8
2.1 自然资源情况 8
2.2 淮南市概况 9
2.3 淮南市主要化工企业情况 11
2.4 安徽省化学工业现状及分析 13
2.5 小结 15
3 发展环境分析 17
3.1 国内外煤化工技术发展概况 17
3.2 国外典型煤化工装置简介 23
3.3 国内煤化工产业进展情况分析 27
3.4 国家煤炭深加工产业政策 41
3.5 国内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44
3.6 华东地区化工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46
3.7 对淮南市新型煤化工发展的启示 51
4 发展战略选择 54
4.1 优势分析 54
4.2 劣势分析 57
4.3 机遇分析 58
4.4 挑战分析 60
4.5 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61
5 规划指导思想、产业构成和布局 64
5.1 指导思想 64
5.2 规划原则 64
5.3 产业发展定位 66
5.4 主导产业 66
5.5 产业构成 68
5.6 产业布局 75
6 规划重点项目简介 77
6.1 规划重点项目总表 77
6.2 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 78
6.3 年产1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 81
6.4 年产30万吨聚丙烯项目 85
6.5 年产20万吨丙烯酸及酯项目 89
6.6 年产40万吨聚乙烯项目 93
6.7 年产25万吨苯乙烯项目 96
6.8 年产5万吨α-烯烃项目 99
6.9 年产20万吨环氧乙烷项目 102
6.10 年产20万吨环氧丙烷项目 105
6.11 年产17万吨双氧水(折100%H2O2)项目 108
6.12 年产120万吨乙二醇项目 111
6.13 年产40万吨苯酚丙酮项目 115
6.14 年产30万吨双酚A项目 118
6.15 年产20万吨聚碳酸酯项目 122
6.16 年产20万吨丙烯腈项目 125
6.17 年产20万吨ABS项目 128
6.18 年产15万吨丁苯橡胶项目 132
6.19 年产5万吨环氧树脂项目 135
6.20 年产2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 138
6.21 年产20万吨EVA项目 141
6.22 年产100万吨煤制芳烃项目 144
6.23 年产120万吨PET(聚酯)项目 147
6.24 年产20万吨PBT项目 150
6.25 年产300万吨煤间接液化制油品项目 153
6.26 年产60万吨合成氨项目 157
6.27 年产30万吨尿素项目 166
6.28 年产27万吨硝酸项目 171
6.29 年产32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 177
6.30 年产60万吨联碱项目 182
6.31 年产40万吨乙醇项目 187
7 循环经济构建设想 191
7.1 国家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发展政策要求 191
7.2 循环经济发展措施 192
8 资源配置及规划效果分析 199
8.1 资源配置 199
8.2 规划项目进度安排 204
8.3 投资规模 207
8.4 各期规划效果 208
8.5 总体规划效果分析 209
8.6 社会效果分析 212
9 规划实施措施、建议 214
9.1 规划实施措施 214
9.2 规划实施建议 216
总 论
规划背景及意义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腹地,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是中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努力形成东中西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53亿吨,占华东地区储量的50%、安徽省储量的74%。淮南煤品质优良,是理想的动力及化工用煤。丰富的煤炭资源为能源、化学等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水陆运输条件优越,煤炭和化工产业基础较为雄厚,发展新型煤化工综合要素优势明显,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支撑条件。为了发挥淮南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新型煤化工发展步伐,带动安徽省化工做大做强,省政府做出了建设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石化与安徽皖北煤电集团在淮南合资建设大型煤制烯烃工程,中国国投集团与安徽皖能集团在淮南合资建设煤制天然气工程,充分显示了淮南市发展新型煤化工的巨大优势和竞争潜力,为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设淮南煤化工基地,顺应了我国化工发展新趋势,符合科学发展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英语全学期课时作业练习题.doc VIP
-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pdf VIP
- NBT20277-2014 A240(S32101)双相不锈钢焊接规范.pdf VIP
- 2025秋人教版(PEP)(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docx VIP
- 初一英语文化课件.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监理大纲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第一单元 第1课《可爱的我们》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5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pdf
- 2025云南省中职职教高考职业技能考烹饪类专业理论测试模拟05.doc VIP
- 客服人员心态与沟通技巧培训PPT.pptx VIP
- 农村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