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04五年级语文期中练习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质量监控(2011年4月)
基础知识 阅读短文 作文 得分 一 二
一、基础部分(21%)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8%
( )( )欲滴 ( )波( )浪 ( )( )交集
( )( )忘食 失( )落( ) 出( )入( )
请你模仿最后一个词语的形式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4%
(1)“他做工作,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句中带点词语正确的解释是( )
A 计算比较 B 争论 C打算 D 计划较量
(2)“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句中破折号表示( )
A 解释、说明 B 声音的延长 C 意思的转折
(3) 下面哪个表述是正确的。( )
A “我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一句中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B 尤今写过《叙利亚的卖水人》和《穷人》。
C “勉强”的“勉”字在部首查字法中应查“免”字部。
D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呀!(句中引号的用法为特殊含义。)
(4)依次填入文段空缺处最正确的一项是( )
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 ④①②③ B ④②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按要求改写句子。4%
(1)离任的史密斯小姐收到了泰迪先生寄来的第一封信。(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用符号修改病句)
4、积累与运用。5%
(1)《蝴蝶泉》一文中,“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句中带点字的解释:俱___________ 已___________;这句话从侧面描写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2)面对一个不知该如何阅读不同书的同学,我会用________的名言来告诫他(她):“有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书__________________,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二、阅读部分。(39%)
(一)_______________(20%)
一个学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得59分。学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学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啦!”老师思忖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学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一还十,期末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愿意吗?”学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
期末考试,学生语文得了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想想看,即使集合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一个能和、敢和我们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
给文章取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横线上。2%
本文明明写了两个人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文中还暗写了另一个人物,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可以看出来。文中学生的心情变化了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7%)
3、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了____修辞手法,你能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4、请你概括一下本文主要内容。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