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十诫:十个不选择创新工场的理由.docVIP

创业者的十诫:十个不选择创新工场的理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业者的十诫:十个不选择创新工场的理由 (2012-11-06 16:05:01)  HYPERLINK javascript:; 转载▼ 标签:  HYPERLINK /?c=blogq=%B4%B4%D0%C2%B9%A4%B3%A1by=tag \t _blank 创新工场  HYPERLINK /?c=blogq=%B7%F5%BB%AF%C6%F7by=tag \t _blank 孵化器  HYPERLINK /?c=blogq=%C0%EE%BF%AA%B8%B4by=tag \t _blank 李开复  HYPERLINK /?c=blogq=%B4%B4%D2%B5by=tag \t _blank 创业  HYPERLINK /?c=blogq=%CD%B6%D7%CAby=tag \t _blank 投资  HYPERLINK /?c=blogq=itby=tag \t _blank it分类:  HYPERLINK /s/articlelist_1812671331_1_1.html \t _blank Tech2IPO  无论是创新工???的项目现在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还是它本身现在向纯粹投资机构的转型,都给中国的创投圈和创业者带去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荡,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创新工场建立之初的光环正逐渐褪去。 来自匿名人士 HYPERLINK /member/hackerTom \t _blank hackerTom的 HYPERLINK /t/51764 \l reply20 \t _blank 这篇文章能让我们从一个更加直观的角度向大家讲述一个与以往大家认知截然不同的创新工场和李开复形象,Ta告诉我们为什么创业者不要选择创新工场。 1. 创新工场不看项目看背景。 作为创业者,你也许是白手起家,并且手上负责着一个不错的项目,并为此辛劳付出,并且年轻有为。但很遗憾,凡能进入创新工场的项目的创始人很多都是以往在XX大公司担当过什么重要职位或者XX著名大学毕业出生,有着各种“辉煌”背景的人才会有机会被看中,那怕你的项目还没有上线。而对于项目的模式,前景,规模等资料基本上不是关注的重点。 这与创新工场的“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和李开复自称的“青年导师”相背而持,基本上里面是没有一个青年创始人或CEO。其实纵观创新工场的发展,与其说是帮助,倒不如说忽悠某些有才能的青年去加入创新工场,为那些有背景的创始人打工。 所以,如果你没有“背景”,那怕你的项目再好,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 2. 创新工场占据股份远远高于国外的孵化器 根据最近李开复自己的澄清,创新工场平均占据项目的股份只有17.6%(刚开始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是30%-40%)。现在姑且相信平均17.6%的股份是真的,但是相对于国外著名的孵化器YCombinator占据2%-10%,500startups占据5%左右等,基本是它们的好几倍,甚至比一般的VC占据15%-25%,天使投资占据5%-10%的还要高。作为一个辛辛苦苦创业的你,不管创新工场究竟是孵化器还是投资机构,你会愿意选择把17.6%的股份让给如此贪婪的它麽? 3. 创新工场不创新 相信这点基本上不用再这里讨论了,创新工场不创新,不但在国内引起争论,连国外媒体都讽刺,甚至李开复还因此得到了,“李开始复制”的头衔了。 4. 一定要懂得拍李开复的马屁 来源根据:讲述Google公司内幕的《In The Plex》http://www.guao.hk/posts/in-the-plex-1.html - 从山寨城来到谷歌中国总部的Wesley Chan感觉谷歌中国办公室非常的“不Google”,很多人成天就是围绕在李开复身边。有一次开会很多李开复招进来的人在争吵自己的头衔应该是什么,Chan跟他们说你们就是产品经理。这些人却说在景德镇没人知道这个职位是啥意思,他们更喜欢被称作“李开复特殊助理”之类的,这样别人就知道他们是谷歌中国尊敬领导下的一员了。Chan对此很愤怒,他说:“这儿又不是白宫!我们的工作是关注我们的用户,而不是李开复!” - 谷歌中国还有个奇怪的办公室文化,就是谁坐的离李开复近谁就光荣。最后Chan实在受不了,走人之。 - 曾经有山寨城来的交换工程师对谷歌中国办公室的评价甚为经典:“帝都和其它世界各地工程中心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它办公室一看就知道是Google,帝都办公室的一看就知道是谷歌中国”。 由此看出,李开复最喜欢就是搞个人崇拜,谁对他最好,谁最会拍他马屁的,谁在李开复眼中是个听教听话的”乖小孩“,谁就能获得李开复的重用。一旦整个公司都弥漫着这种氛围,基本在某个程度上注定了公司的失败。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