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现象--第3节:固体表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固气表面 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固气表面 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固气表面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吸附等温式 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吸附等温式 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吸附等温式 朗缪尔吸附等温式 * * 固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分子与液体一样,受力也是不均匀的,而且不像液体表面分子可以移动,通常它们是定位的。 固体表面是不均匀的,即使从宏观上看似乎很光滑,但从原子水平上看是凹凸不平的。 同种晶体由于制备、加工不同,会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质,而且实际晶体的晶面是不完整的,会有晶格缺陷、空位和位错等。 正由于固体表面原子受力不对称和表面结构不均匀性,它可以吸附气体或液体分子,使表面吉布斯函数下降。而且不同的部位吸附和催化的活性不同。 当气体或蒸汽在固体表面被吸附时,固体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气体称为吸附质。 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分子筛、活性炭等。 为了测定固体的比表面,常用的吸附质有:氮气、水蒸气、苯或环己烷的蒸汽等。 注意:吸附是表面效应,固体吸附气体以后,气体只停留在固体表面,并不进入到固体内部。如果浸入到内部,则称为“吸收”。吸收并不在本节讨论范围之内。 固体表面的吸附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固体吸附气体应用举例: 例如:用活性炭吸附装修后房中的有机气体;活性炭夹心除臭鞋垫;实验室中用硅胶作为干燥剂放入精密仪器中吸附水蒸气以免仪器生锈;催化反应用使用分子筛(纳米级的多孔物质)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石油的变压吸附分离。 比较前沿的领域:H2+O2→H2O这个反应没有污染,而且能放出很高的能量,可以用作高能电池。但是H2的储存是个大问题。很多实验室都在进行将H2进行吸附存储的研究。 防毒面具的原理:面具内有活性炭吸附剂。Cl2的液化的温度是144℃,H2O水蒸气的液化温度是100 ℃;O2和N2的液化温度分别为-118.57 ℃和-147 ℃。液化温度越低,则越容易被吸附。 *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 性质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吸附力 范德华力 化学键力 吸附层数 单层或多层 单层 吸附热 小(近于液化热) 大(近于反应热) 选择性 无或很差 较强 可逆性 可逆 不可逆 吸附平衡 易达到 不易达到 总之:化学吸附相当与吸附剂表面分子与吸附质分子发生了化学反应,在红外、紫外-可见光谱中会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带。 举例:H2在金属镍表面发生物理吸附 这时氢没有解离,两原子核间距等于Ni 和 H 的原子半径加上两者的范德华半径。 放出的能量 Ea 等于物理吸附热 Qp ,这数值相当于氢气的液化热。 在相互作用的位能曲线上,随着H2分子向Ni表面靠近,相互作用位能下降。到达a点,位能最低,这是物理吸附的稳定状态。 如果氢分子通过a点要进一步靠近Ni表面,由于核间的排斥作用,使位能沿ac线升高。 在相互作用的位能线上,H2分子获得解离能DH-H,解离成H原子,处于c的位置。 举例:H2在金属镍表面发生化学吸附 随着H原子向Ni表面靠近,位能不断下降,达到b点,这是化学吸附的稳定状态。 Ni和H之间的距离等于两者的原子半径之和。 能量Qb是放出的化学吸附热Qc,这相当于两者之间形成化学键的键能。 随着H原子进一步向Ni表面靠近,由于核间斥力,位能沿bc线迅速上升。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往往可以同时发生, 如O2在W上的吸附. 在不同的温度下, 起主导作用的吸附可以发生变化, 如CO在Pd上的吸附. Pd 对CO 的吸附等压线 -200 -100 0 100 200 t /℃ 吸附量 1 3 2 等温吸附 吸附量: 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或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气体的吸附量与温度和压力有关: Va = f ( T, p ) 吸附等温线: 恒温下描述吸附量与平衡压力间关系的曲线. V a = f ( p ) 吸附等压线: 恒压下描述吸附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V a = f ( T ) 吸附等量线: 恒吸附量下描述平衡压力与温度间关系的曲线. p = f ( T ) (Ⅰ)在2.5nm以下微孔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属于这种类型。例如78K时N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及水和苯蒸汽在分子筛上的吸附。 (Ⅱ)常称为S型等温线。吸附剂孔径大小不一,发生多分子层吸附。在比压接近1时,发生毛细管和孔凝现象。 等温吸附类型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