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第六讲-特殊群体救助(上)五保.pptVIP

社会救助第六讲-特殊群体救助(上)五保.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救助第六讲-特殊群体救助(上)五保

相关讨论:   第一,五保供养的性质与对象:社会救助还是社会福利。  第二,五保供养的形式:集中供养是否是必须的。  第三,五保供养的内容: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与精神需要的满足如何统一。  第四,五保供养的主体:怎样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第五,五保供养政策的地位:如何处理五保供养政策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位置。 *  第六讲          特殊群体救助(上) --五保供养政策的历史传承与制度创新 *   五保供养政策是政府或社区对农村无法定抚养人或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实施供养的政策,它不但是我国传统农村社会救济政策中一项经常化和制度化的措施,也是今天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我国五保供养政策随着农村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56年到1978年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978年到2000年的调整和整顿阶段,2000年到2006年的深化改革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 五保供养政策的形成和发展:1956-1978 1、1956-1957: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五保供养政策   1956年中央政治局《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社内缺乏劳动力,生活无依靠的鳏寡孤独的农户和残废军人,应当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做到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使这些人的生养死葬都有指靠”,这即是后来五保供养政策的雏形。 *  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有了更为详细的政策规定,该章程53条规定:“农业合作社(指高级社,作者注)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 *   同时,对五保供养资金的来源也作了明确说明,“对于完全丧失劳动力,历来靠土地收入维持生活的社员,应该用公益金维持他们的生活,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暂时给以适当的土地报酬”(14条),“农业生产合作社应该从每年的收入当中留出一定数量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公益金用来发展合作社的文化、福利事业,不能挪作他用”(22条),“从扣除消耗以后所留下的收入当中,留出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公益金不超过2%”(43条) *   1957年修订的《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农业合作社对于社内缺乏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的社员,应当统一筹划,指定生产队或者生产小组在生产上给以适当的安排,使他们能够参加力能胜任的劳动;在生活上给以适当的照顾,做到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使他们的生养死葬都有指靠”(30条)。 * 2、1958-1978:人民公社时期的五保供养政策   195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办好敬老院,为那些无子女依靠的老年人(‘五保户’)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活场所”,强调以敬老院集中收养五保对象。 *   1961年3月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建议:“有些地方,还可以只对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的社员,和遭到不幸事故、生活发生困难的社员,实行供给或者给以补助……学生上学的费用,除了按照规定,享受国家的助学金以外,都应该由学生的家庭负担。个别困难的,可以从公益金中给以适当补助。” *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生产队按照丰歉情况,经过社员大会决定,可以适当留些储备粮,以便备荒防灾,互通有无,有借有还,并对困难户、五保户加以适当的照顾”(34条),“生产队可以从可分配的总收入中,扣留一定数量的公益金,作为社会保险和集体福利事业的费用(36条),“公社和生产大队,在今后若干年内,一般地不从生产队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16条)。至此,人民公社时期的五保供养政策全面建构起来。 * 3、1956-1978年五保供养政策的特点 (1)在政策形式上,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策文本,有关五保供养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相关法规中;同时,五保供养的政策文本还比较简单,条文比较少,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以及相应的监管措施。 * (2)确立了五保供养的对象,五保供养政策供养的是农村无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社员,这一政策对象在后来五保供养政策的发展中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动。 (3)基本确立了五保供养的内容,对供养对象实行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共五个方面,此即“五保”。 * (4)在供养主体上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