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分子克隆技术
puc19 pu1301 PU1301+1.5KB外源 双酶切: BamHI+KpnI 实验步骤: 将洗净、干燥的制胶板放入制胶槽中,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 调整好梳子的高度; 称取0.24 g琼脂糖于30 ml 0.5×TBE中,在微波炉中使琼脂糖颗粒完全溶解,冷却至温热时倒胶; 凝胶凝固后,小心拔去梳子 将DNA样品与上样缓冲液混合后将样品依次加入点样孔中; 将制胶板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液,打开电泳仪,使核酸样品向正极泳动(注意点样孔在电泳槽的负极一端); 电泳完成后切断电源,取出凝胶,放入0.5 μg/ml的溴化乙锭(EB)中浸泡10-15 min,在紫外透射仪上观察电泳结果并照相记录。 电泳指示剂:核酸电泳常用的指示剂有两种,溴酚蓝(bromophenol blue, Bb)呈蓝紫色;二甲苯晴(xylene cyanol, Xc)呈蓝色,它携带的电荷量比溴酚蓝少,在凝胶中的的迁移率比溴酚蓝慢。 1. 含甘油或蔗糖,利于DNA样品沉入点样孔中 2. 含有电泳指示剂,以指示电泳的进程 上样缓冲液: EB:溴化乙锭,可嵌入DNA分子中,受紫外光激发而发出荧光,利用它可检测DNA。是诱变剂,可引起插入突变,并有中度毒性,操作时应注意防护。操作时应戴手套,尽量减少台面污染。1000×贮存液(0.5mg/mL ),使用时按1:1000稀释配制染色液。 质粒电泳检测: 一般有一至三条带(质粒DNA的三种构型) 超螺旋 开环 线型 质粒电泳检测 2005年春季2002生技质粒图片 质粒载体的抽提,外源DNA的准备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质量 载体与外源DNA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载体的去磷酸化) 载体与外源DNA的连接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连接子转化感受态细胞 重组子的转化及筛选、鉴定 利用质粒克隆外源DNA片段的主要步骤 载体及外源片段的限制酶消化: 限制性内切酶切出相互匹配的粘性末端(一种酶)或不相匹配的粘性末端(不同酶消化)或平端; 载体的去磷酸化: 碱性磷酸酶去除载体的5’-P基团,以防载体自连; 线状载体与外源片段的连接: 连接酶使双链DNA 5’-P与相邻的3’-OH之间形成新的共价键,若质粒载体的两条链都带有5’磷酸基团, 则可形成4个新的磷酸二酯键,但如质粒已去磷酸化,则只能形成2个新的磷酸二酯键,且产生的两个杂交分子带有2个单链切口,当杂合体导入到感受态细胞后可被修复。 不同酶切的平头可连接 非重组克隆的背景高 质粒及外源DNA连接处的酶切位点消失(不同平端酶) 重组质粒可能带有外源DNA的串联拷贝 要求较高的DNA及连接酶 末端为平端 一般酶切位点常可保留 外源DNA会以两个方向插入 重组质粒可带有外源DNA的串联拷贝 线状质粒DNA常需用磷酸酶(CIP)处理 相同的突出端 一般酶切位点可保留, 非重组克隆背景低 不需CIP处理 外源DNA只以一个方向插入重组质粒中 用两种限制酶消化后需纯化质粒以提高连接效率 不同的突出端 特点 克隆的要求 外源DNA 不同末端克隆的要求及特点 限制性内切酶 碱性磷酸酶 连接酶 几种工具酶 有特定的识别序列 ,通常为4-6碱基的回文对称序列。 切割位点位于识别序列内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后在5’末端有磷酸基团,3’末端有羟基。 切割后形成粘性末端或平末端,前者又分为3’突出端(如PstI)和5’突出端(如EcoRI)两种 其活性发挥只需Mg2+作辅酶。 II类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 限制酶的一个活性单位(1U):原则上指在50μl 反应体系中,37℃下,经过1小时的反应将1 μg 的DNA完全分解所需要的酶量。 限制酶的star活性:限制酶在极端非标准条件下使用时对底物DNA的特异性可能降低,即可将与原来识别的特定DNA序列不同的碱基序列切断,这种现象叫限制酶的star活性。它的出现的频率与酶、底物及反应条件有关。 高浓度的甘油(5%); 酶过量(100U/ug); 低离子强度(25mM); 高pH(pH8.0); 有机溶剂(DMSO,乙醇,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 用其他二价阳离子代替Mg2+(Mn2+,Cu2+,Co2+,Zn2+) 不同的酶对上述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引起星星活性的主要因素: 氯化镁、氯化钠/钾、Tris盐酸盐、 β-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DTT) 牛血清白蛋白(BSA) 典型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的缓冲体系成分包括: BamH I: G▼GATT C C CTAA▲G Kpn I: G GTAC▼C C▲CATG G 含外源DNA片段的载体 (50 ?l反应体系,用1.5ml tube,冰上操作) DNA 35 ?l BamH I (10u/μl) 1 ?l Kpn I (10u/μl) 1 ?l 10×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