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培养的实践研究》.doc

《初中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培养的实践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培养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培养的实践研究》 结 题 报 告 单位名称: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执笔人:曹亦祥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常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有这样一道题:“某玩具厂工人的工作时间:每月25天,每天8小时。待遇:按件记酬,多劳多得,每月另加福利工资1000元,按月计算。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种产品,可得报酬1.5元,每生产一件乙种产品,可得报酬2.8元。工人小李每生产一件甲产品需要时间小时,每生产一件乙产品需要时间小时,设小李每月生产甲种产品x件(x为非负整数),月工资数目为w元。 (1)小李每月生产甲种产品所需的时间为多少小时?小李每月生产乙种产品多少件?(用x的代数式表示) (2)如果生产各种产品的数目没有限制,求小李每月的月工资数目w的范围? 从试题的设置来看第(1)问的两个问题为问题(2)的解决明确了思考方向,而问题(2)解决的常规思路是建立w关于自变量x的一次函数模型,再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以及自变量x的范围来求月工资数目w的范围,这样解答即规范又简练。但是从我校八年级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大约只有10%左右的学生采用了建立函数模型来解题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用算术或其他方法求解的,正确率不高。 分析原因如下:一是由于问题(2)中没有明确要求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缺少提示;二是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刚接触函数内容时间比较短,虽然平时也做过一些类似的问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一次函数模型的认识还不到位,在考试时仍然想不到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数学中建立某种模型来解决问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数学基本思想作为“四基”之一提出,而且“模型思想”作为10个核心概念中唯一一个以“思想”指称的概念,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 从数学学习的价值来看,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中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培养与应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呼唤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质量, 已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开展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的研究,对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并以课改实践为中心,努力使本课题研究更贴近教学实践和教师,使研究成果具体化及具有可操作性。具体如下: 1.教学建模的理论研究:以文献资料研究为主; 2.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以案例研究和课例分析为主; 3.数学建模在解题方法的研究:以典型问题分析为主。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年中,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图 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易知AP=A'P,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这一原理可知当点P运动到点E(点A'、E、B共线)所在位置时,AP+BP=A’B值最小。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我们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原理,把两条不共线的线段转化成一条线段,“线段”就是一种数学模型。为了能让学生对这一模型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更要使学生理解这一模型的原理,明晰解决问题所用的所用的数学方法是对称的方法,体现了转化的思想。只有对一个数学模型的原理有了清晰的认识,学生才能理解模型、运用模型。 3.在解释与应用中体验模型思想的实用性。 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答数学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用途和益处,让学生体验实际应用带来的快乐。解决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置数学题作业,如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等;二是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例如,在教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可以组织学生测量学校的教学楼,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到的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计算出教学楼的高度,这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致,也会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又比如在进行“抽样调查”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红灯与绿灯》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根据家庭住址利用周末时间自愿组成三个小组进行课外活动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