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酵工艺: 啤酒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发酵工艺: 啤酒1

第一章 酒的生产工艺 第三节 啤酒 (2)糖化温度和时间 糖化温度为65?70℃,糖化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用碘液检查糖化终点。一般先在63℃或65℃作用40?60min,使β?淀粉酶发挥最大作用,在得到适量的麦芽糖后,再升温至液化酶的最适温度,在70℃下让液化酶和糖化型淀粉酶继续作用5min左右,这部分的液化产物在以后升温杀酶过程中被糖化完全。 第一章 酒的生产工艺 第三节 啤酒 (3)糖化醪的pH值 液化酶最适pH为5.3?5.8;β?淀粉酶最适pH为5.0?5.4;β?葡聚糖酶最适pH为4.8?5.5;内切型肽酶的最适pH为4.5?5.0;氨肽酶的最适pH为7.2;羧肽酶的最适pH是5.2。为了使淀粉和蛋白质均能很好地被酶水解,同时考虑让β?葡聚糖酶发挥最大的作用,使胚乳细胞壁分解,蛋白质及淀粉充分受蛋白酶和淀粉酶水解,因此,糖化醪的pH值选择在5.2?5.8为宜。 第一章 酒的生产工艺 第三节 啤酒 (4)糖化醪的浓度 按糖化速度和糖化最终产物的组成来看,糖化醪的浓度以14%?18%为宜。浓醪不仅因其高浓度影响酶对底物的作用速度,而且糖化产物中可发酵性糖所占的比例也会减少。 第一章 酒的生产工艺 第三节 啤酒 3.糖化方法 生产淡色啤酒,一般都采用两次煮出糖化法。这个方法的特点就是在糊化锅中前后进行过2次煮沸操作,第1次是将辅助原料在糊化锅中煮沸糊化,然后再进入糖化锅糖化。煮沸糊化的目的是使糖化时糖化酶容易作用。第2次煮沸的对象是部分糖化醪液,煮沸意图是为了杀酶,避免对啤酒泡沫性和口味醇厚性有益的物质被过度分解。 第一章 酒的生产工艺 第三节 啤酒 35-37℃(30min) 糖化锅内 30min 50℃(40-120min) 糊化锅内 45℃(20min) 10min 70℃(20min) 10min 100℃(40min) 63-70℃(30-40min) (碘液反应接近终点) 部分醪液 63-70℃ 10min 煮沸 76-78℃(10min) 过滤 原麦芽汁 ①将麦芽粒和水在糖化锅中拌匀,两者用量的比例为l︰5(体积质量),在35?37℃下浸渍30min,让β?葡聚糖酶作用,将大麦胚乳细胞壁分解。接着在30min内升温至50℃,保温40?120min,使蛋白质分解,并等候投入糊化醪。 ②在糊化锅中将大米细粉与麦芽粒用45℃温水拌匀,大米用量为麦芽粒总用量的30%,糊化时麦芽粒的用量为大米用量的20%,原料和水的用量比为1︰5(体积质量)。拌匀后,保温20min使蛋白质分解。接着在10min内升温至70℃,让糊化、液化和糖化同时进行,作用时间为20min。最后在10min内升温至100℃,煮沸40min,得糊化醪。 ③将煮沸的糊化醪从糊化锅泵入糖化锅,使混合醪的温度达到63?70℃,维持30?40min,完成糖化,在此期间每隔5min用碘液检查糖化情况,直至反应液呈黄色,说明糖化基本上己接近终点。 在基本完成糖化后,将大约总量l/3的糖化醪液泵入糊化锅,在10?20min内加热至沸,然后立即泵回糖化锅,使混合醪的温度达到76?78℃,保温10min进行彻底糖化,随之各种酶活力都丧失。上述糖化醪液经过滤得到原麦芽汁。 第一章 酒的生产工艺 第三节 啤酒 (三)工艺流程 大麦 → 浸渍 → 湿大麦 → 发芽 → 绿麦芽 → 干燥 → 除麦根 → 破皮 → 贮藏 → 成品麦芽 第一章 酒的生产工艺 第三节 啤酒 (四)生产方法 1.浸麦 用水浸渍大麦,使麦粒吸水和吸氧,为发芽提供条件。水温以13?18℃为宜。浸渍用水可以是饮用水,或饱和澄清石灰水,也可以使用甲醛水溶液,用法是每100L水中加入40%甲醛溶液70g。大麦浸渍后,含水40%?48%。浸麦不充足,大麦发芽力弱;浸麦过头,大麦胚芽易遭破坏。 第一章 酒的生产工艺 第三节 啤酒 浸麦方法大致有3种: (1)交替法,(2)快速法,(3)喷浸法。 (1)浸水断水交替法 待大麦在水中浸渍4h,然后排水,让大麦断水4h,继而再灌水浸渍大麦4h,接着排水再让大麦断水4h,如此反复,总计水浸8次,每次4h,断水8次,每次4h,在整个过程中,每隔2h通压缩空气1次,每次通风15min左右,一方面是提供氧气,促使胚芽发育;另一方面,压缩空气起到搅拌、驱除二氧化碳和除去浮麦的作用。 (2)快速浸渍法 此法适用于箱式发芽。将大麦在水中浸渍4h,然后排水,让大麦断水10h,继而再灌水浸渍大麦4h,接着排水再让大麦断水10h,最后将大麦入箱发芽。水浸时每小时通风1次,每次5min左右。由于箱式发芽时通入的是湿空气,因此弥补了浸渍时间短的不足。 (3)喷浸法 将大麦水浸2h,然后排水,接着再用水喷雾4h,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