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化工项目风险评价参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扩建化工项目风险评价参考

扩建项目风险评价 风险类型及识别 风险类型 根据工程分析确定本项目存在具有潜在危险因素为原料氯甲烷、环氧乙烷、异丙醇、硫酸二甲酯、氯乙酸、丙烯酰胺等在贮存、运输和生产中发生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 根据对同类化工项目的类比调查分析,以及鉴于火灾爆炸事故评价在安全评价范畴之内,本次环评只进行简单说明,重点进行毒物泄漏根据毒物的中毒危害程度可分为四级:—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由表.1-1可见,。主要原、辅材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的确定参照《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评价实施办法》进行火灾爆炸危险度的确定,爆炸危险度定义为: 式中:R—燃烧(爆炸)上限; L—燃烧(爆炸)下限; H—燃烧(爆炸)危险度。 本项目原、辅材料中部分材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结果见表.1-2。mg/m3大鼠吸入(4h) Ⅲ 环氧乙烷 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刺激剂和原浆毒物。LD50330mg/kg(大鼠经口) 吸入高浓度本品蒸气或皮肤接触其溶液后,可迅速大量吸收,造成急性中毒。?LD50 76mg/kg(大鼠经口)蒸气或雾对鼻、喉和粘膜有腐蚀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 LDmg/kg (大鼠经口) LD~9000 mg/kg(大鼠经口) Ⅳ 丙烯 酰胺 本品具神经毒作用。可引起疲嗜睡、手指麻木,位置性震颤,步态紊乱,肌肉萎缩,肌肉无力,手出汗脱屑以及接触性皮炎等。LD50?150~180 mg/kg(大鼠经口) LDmg/kg(大鼠经口) Ⅲ 异丙醇 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表.1-2 原、辅材料中部分材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结果表 名称 状态 爆炸极限(V%) 危险度 危险性 火灾危险分类 -50 易燃,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花、高热能引起爆炸并生成剧毒的光气。接触铝及其合金能生成自燃性的铝化合物。 甲类 -17.8 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接触碱金属、氢氧化物或高活性催化剂如铁、锡和铝的无水氯化物及铁和铝的氧化物可大量放热,并可能引起爆炸甲类 丙类 类 液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类 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4~17 3.25 39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它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爆炸的危险。有强腐蚀性。 乙类 异丙醇 液 2~12.7 5.35 12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由表.1-2可见,火灾危险性分类危最大。 q1/Q1 + q2/Q2 …… + qn/Qn ≥ 1 式中: q1、q2…qn —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n —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如果该单元的多种并存危险物质满足上式,则也属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危险物质生产场所、贮存场所存在量及其临界量如表10.1-3。 10.1-3 本项目危险物质存在量、临界量 危险物质 名 称 危险类别 存在量q (t) 临界量Q (t) q/Q 备注 环氧乙烷 易燃物质 1.8 1 1.8 生产场所 硫酸二甲酯 有毒物质 1.3 20 0.065 生产场所 18 50 0.36 贮存场所 异丙醇* 易燃物质 27.5 20 1.37 贮存场所 5.4 2 2.7 生产场所 注:本项目不设环氧乙烷贮罐,利用飞翔公司现有3个80m3q/Q值大于1,而硫酸二甲酯无论是生产区还是贮存区的q/Q值均小于1,说明环氧乙烷生产单元、异丙醇生产单元和贮存单元均为明显的重大危险源。 源项分析 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及其概率 本项目导致环境风险的危险物质为环氧乙烷、异丙醇和硫酸二甲酯,它们既具有易燃性和可燃性,又均具有毒性。当物料发生泄漏后,首要风险在于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对周边人群和环境的影响。 从这两种物质的理化性质及毒性可知,环氧乙烷、硫酸二甲酯毒物危害程度均为为Ⅱ级,异丙醇为Ⅳ级,并考虑q/Q比值,环氧乙烷、异丙醇、硫酸二甲酯三种物质中,环氧乙烷危险性大于硫酸二甲酯、异丙醇,环氧乙烷将作为本项目主要环境风险评价因子,其次为异丙醇。 通过功能单元风险识别和类比调查分析得知,本项目环氧乙烷泄漏可信事故主要有:一是环氧乙烷计量槽发生泄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