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治疗体会-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治疗体会
胡琦,何念海,邓睿(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儿科)
[关键词] ???
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为临床罕见疾病,自1767年首次由Cordon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新生儿室于2012年11月22日收治1例先天性皮肤缺损患儿,经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治疗22 d临床治愈出院,现将对其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通信作者] 何念海,联系方式:023 Email:henianhai@
患儿,男,出生后58 min,因双侧足部皮肤缺损58 min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为体外受精-人工胚胎植入,母亲患有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间断予“丙基硫氧嘧啶”口服治疗,患儿为胎龄37+6周剖宫产,出生体质量3 595 g,出生后Apgar评分1、5、10 min均为10分,羊水呈乳糜样,脐带绕颈1周,胎盘未见异常,生后即发现患儿双足踝关节附近皮肤缺如,露出鲜红色肉芽组织,反应尚可,哭声宏亮,无发热,无少哭少动,即转入我科治疗。患儿父亲幼时有类似症状(疱疹后脱皮表现)。体格检查:体温37.1 ℃,呼吸41 次/min,心率145 次/min,氧饱和度95%,血压70/40 mmHg, 足月儿外貌,呼吸平稳,反应尚可,刺激后哭声宏亮,右足内侧踝部可见1.3 cm×1.5 cm不规则皮肤缺损,左侧脚踝部分别见8 cm×2 cm、2 cm×1.5 cm不规则皮肤缺损,露出鲜红色肉芽组织,有脓性渗出液(见图1A、B)。临床诊断: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
图1 正面(a)及侧面(b),患儿入院时见左侧脚踝部分别见8cm×2cm、2cm×1.5cm不规则皮肤缺损,露出鲜红色肉芽组织,可见脓性渗出液。
1.2 治疗情况
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20.33×109/l, Lymph% 19.2%,Neut% 69.8%,降钙素原0.05ng/dl, CRP 0.6 mg/dl,TORCH均阴性,梅毒抗体阴性,创面渗液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阴性。入院后予氟氯西林抗感染,30 mg/kg.次,静滴,1/12 h,碘伏消毒创面,无菌纱布覆盖,并保持创面干燥,第2天患儿创面出现较多蜂窝状脓性分泌物,即予调整治疗,加强抗感染,予氟氯西林联合头孢他啶抗感染,并改变换药方式:①首先碘伏消毒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并予氧气吹干创面;②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再予氧气吹干创面;③创面上涂上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创面周围外涂莫匹罗星软膏;④盖上无菌凡士林纱布;⑤覆盖无菌纱布包扎固定。调整治疗后2 d,患儿创面脓性分泌物消失,此后创面长出新生皮肤组织,并生长良好,无感染迹象,前10 d为每日换药1次,此后为每2 d换药1次,治疗18 d后患儿皮损完全结痂,治疗21d结痂基本脱落,皮肤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疤痕、挛缩及功能障碍(见图2)。
图2住院22天,患儿皮损结痂基本脱落,新生皮肤生长良好,临床治愈
讨论
先天性皮肤缺损,又称为皮肤再生不良或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出生时即有的单发或多发的表皮、真皮或直到皮下组织的先天性缺损,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子宫狭小或胎儿皮肤与羊膜粘连、药物、病毒或毒物有关,也可能与遗传有关[1-2]。本例患儿表现为双下肢的皮肤缺损,左足面积较大,约占左足25%皮肤, 患儿父亲有类似患病,可能提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该病通过询问病史及细致查体诊断并不困难。
本病目前的治疗主要为积极控制及预防感染,合理处理创面,营养支持,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功能障碍。创面的处理为影响疗程及预后的关键措施,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影响患儿缺损皮肤愈合,延长疗程,出现并发症,明显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本例患儿病初仅予碘伏消毒、清理坏死组织及无菌纱布覆盖的处理方式使患者创面脓性分泌物迅速增多,此后改变换药方式后取得良好效果。吹氧气可使创面干燥,加强消毒效果,也可减少厌氧菌感染,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外敷能更好的促进皮肤的再生,创面周围外涂莫匹罗星可减少局部细菌感染,凡士林纱布性能接近皮脂,可促使创面不浸渍,不干燥,在体表形成适于皮肤和组织生长的环境,促进再生和修复,也可减少再次换药时因粘连引起的出血及再次损伤。该例患儿通过改变创面处理方法后创面愈合良好,皮肤脓性分泌物很快消退,没有再出现局部感染迹象及感染并发症,治疗效果理想。
皮肤为人体天然屏障,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先天性皮肤缺损极易引起严重感染,局部出现组织溃烂、坏死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败血症,严重脱水及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3],因此积极有效的控制感染是必要的,而创面的处理也是治疗中重要的环节,同时配合补液营养支持也是促进愈合的有力保障。既往对于创面较大的患者多予植皮的方法处理创面,而近年来也有更多的观点倾向予烧伤湿润处理创面[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