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软交换网实训平台建设
摘要: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该文提出了基于商用设备系统的软交换网实训平台硬件建设及实训控制软件开发方案,并从岗位需要出发,设计了系列实训项目。
关键词:软交换网;实训平台;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1-
The Building of Softswitch Network Platform Based on Engineering Practice Training
LUO Hui, WANG Chuan-y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
Abstract:To help students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link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training system of soft switching network based on commercial equipment. The system includes platform hardware construction and control software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job, we design a series of training programs.
Key words: soft-switching network; training platform; engineering practice; capacity-building
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实践教学环节有着理论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目前,随着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通信企业对软交换网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校外实训基地难于有效利用的情况下,为了满足通信企业的需求,采用主流商用设备来建设软交换网实训平台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软交换网实训平台的建设己经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 [1]
1 软交换网实训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内容
软交换网实训平台建设的基本思想是选用商用设备,建成一个集呼叫中心、宽带IP传输平台、语音平台、信息系统为一体的实训环境,用于承担通信工程专业等相关专业的实训任务。
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为实训教学提供良好的师资条件。
在具体实训教学过程中,借助商用设备系统,可以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以目标岗位为培养参考,采用融设备介绍、设备操作与业务配置为一体的实训指导教材,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2-3]
2 软交换网实训平台的硬件建设
软交换网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分层、构件化。所有的构件之间并不需要直接的物理连接,而是都通过分组接口连到分组承载网上,通过分组网实现信令和业务的互通。因此,软交换网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构件:软交换主设备、接入设备、中继网关、信令网关、媒体资源服务器、业务服务器等,另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分组承载网。
2.1 建设的基本要求
2.1.1 业务要求
基本话音业务和补充业务,如CFU、CFB、CFNR等;
支持IP Centrex,支持IP话务台;
支持CTD、Web800、Voice Mail、IPN/Only、PC2Phone、ICW、多方通信业务;
支持个人多媒体、多媒体会议等业务;
支持PARLAY接口,方便用户定制业务;
支持3G网络应用;
提供100用户的基本话音业务功能。
2.1.2 协议支持要求
SIP、BICC、SIP-T、H.323、H.248、MGCP协议;
INAP Over IP:ITU Q.1231-Q.1239
Radius:RFC 2138/2139 RFC 2865/2866;
SIGTRAN:SCTP、M2UA、M2PA、M3UA、IUA。
2.1.3 性能指标要求
处理能力:16000K BHCA;
软交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