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__物联网的战略意义与现状分析
2.2 物联网现状分析 2.2.1 物联网战略规划现状2.2.2 物联网产业现状 2.2.1 物联网战略规划现状 1.美国“智慧地球”战略2.欧盟物联网发展计划3.日本“I-Japan”及韩国“U-Korea”战略规划4.中国“感知中国”计划 1.美国“智慧地球”战略 美国在世界上率先开展传感器网络、RFID、纳米技术等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2008年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将物联网列为6项“2025年前潜在影响美国国家利益”的颠覆性民用技术之一。 “智慧地球”概念最初由美国IBM公司提出,2009年被上台伊始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积极回应,物联网被提升为一种战略性新技术,全面纳入到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建筑节能和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等经济刺激计划中。IBM公司的“智慧地球”市场策略在美国获得成功,随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被推广。 IBM将“智慧地球”的构建归纳为3个步骤,一是完成部署(Instrumented),二是实现互联(Interconnected),三是使其智能(Intelligent)。“智慧地球”的特征在中国推广时被进一步归纳为“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 IBM公司围绕“智慧地球”的策略推出了涵盖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电力、智慧铁路、智慧银行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基于系统的观念构建智慧地球的方案,力求在物联网这一新兴战略性领域和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2.欧盟物联网发展计划 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发布物联网发展规划,给出了未来5~15年欧盟物联网发展的基础性方针和实施策略。该规划中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指出物联网不能被看做是当今互联网的简单扩展,而是包括许多独立的、具有自身基础设施的新系统(也可以部分借助于已有的基础设施)。同时,物联网应该与新的服务共同实现。 规划中指出,物联网应当包括多种不同的通信连接方式,如物到物、物到人、机器到机器等,这些连接方式可以建立在网络受限或局部区域,也可以面向公众可接入的方式建立。物联网需要面临规模(Scale)、移动性(Mobility)、异构性(Heterogeneity)和复杂性(Complexity)所带来的技术挑战。这份规划还对物联网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如个人数据隐私和保护、可信和安全、标准化等进行了对策分析。 与物联网发展规划相呼应,欧盟在其第七科技框架计划下的信息通信技术、健康、交通等多个主题中实施物联网相关研究计划,目的是在物联网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保持欧盟的领先地位。 3.日本“I-Japan”及韩国“U-Korea”战略规划 “U-Korea”分为发展期和成熟期两个执行阶段。发展期(2006~2010年)以基础环境建设、技术应用以及U社会制度建立为主要任务,成熟期(2011~2015年)以推广U化服务为主。目前,韩国的RFID发展已经从先导应用开始转向全面推广,而USN也进入实验性应用阶段。作为亚洲乃至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强国,日本和韩国均制定了各自的信息技术国家战略规划。 2009年7月,在之前“e-Japan”、“U-Japan”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日本发布了面向2015年的“I-Japan”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其目标之一就是建立数字社会,实现泛在、公平、安全、便捷的信息获取和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其内涵和实现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互联融合的物联网相一致。以医疗和健康领域为例,“I-Japan”计划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电子医疗信息系统,并建立基于医疗健康信息实现全国范围流行病研究和监测的系统。 早在2006年,韩国就制定了“U-Korea”规划,其目标是通过IPv6、USN(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RFID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泛在的信息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韩国启动了名为“IT839”的战略规划。 4.中国“感知中国”计划 中国现代意义的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启动,首次正式在1999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领域方向研究》的信息与自动化领域研究报告中提出,并作为该领域的重大项目之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部在传感器网络方向上,陆续部署了若干重大研究项目和方向性项目。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传感器网络研究领域已取得了阶段性进步。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学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 在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再次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2009年11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