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 5 第四章 生理学 5 排泄器官.ppt

普通昆虫学 5 第四章 生理学 5 排泄器官.ppt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昆虫学 5 第四章 生理学 5 排泄器官

* 第五节 排泄器官 1. 马氏管及其排泄机能 马氏管是一些浸浴在血腔中的细长盲管,其基部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端部游离或伸入直肠内形成隐肾结构。 排泄系统以马氏管为主,辅以体壁、气管系统、消化道、脂肪体及围心细胞等排泄器官和组织所形成的系统。 1.1 马氏管的数量和表面积 最少2条(蚧类),最多250条(成虫期的沙漠蝗),始终以偶数出现;但马氏管总表面积与体重:基本恒定。 1.2 马氏管的基本类型 直翅目型:管内排泄物全是液质。 鞘翅目型:类似直翅目型,但马氏管的顶端与直肠结合,形成“隐肾”。 半翅目型:在端部水和溶质都可以进入,基部水分吸收后,浓缩为固体,然后从后肠排出。 鳞翅目型:类似半翅目型,但有“隐肾”。 1.3 马氏管的结构 由单层真皮细胞组成,外面为基膜,向细胞高度内褶,在管腔的一面通常有缘纹,缘纹在马氏管基部呈刷状,在端部呈蜂窝状。 1.4 马氏管的排泄机制 排泄机制:血液中的尿酸以尿酸氢钾(或尿酸氢钠)形式自由渗透进入马氏管,当流经基部时,水和无机钾盐和钠盐被主动吸回血液,尿液的pH值由端部的7.2降到6.6,导致尿酸沉淀于马氏管的基部,再进入后肠排出体外。 尿酸的意义:1.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最少,有利于水分保持。2. 尿酸和尿酸盐都不溶于水,排泄时不会消耗大量的水。 1.5 马氏管的其他排泄物 分泌泡沫和粘液:用以覆盖身体,如沫蝉科的若虫。 分泌成丝分泌液:用以结茧,如草蛉幼虫。 分泌石灰质:用以形成卵壳的材料,如竹节虫。 2. 其他排泄器官 直肠:直肠的肠壁细胞能从进入后肠的排泄物中,将有用的物质(水分和无机盐)重新吸收。 下唇肾:下唇基部的皮细胞腺,存在于无马氏管的弹尾目、双尾目和缨尾目的昆虫,类似马氏管的功能。 脂肪体:贮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中间代谢产物。 围心细胞:可从血液吸收不能被马氏管吸收的胶体颗粒。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