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章 非参数检验方法 一、两独立样本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1、秩和检验法 2、中数检验法 二、相关样本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1、符号检验法 2、符号秩次检验法 三、等级方差分析 1、克-瓦氏单向方差分析 2、弗里德曼双向等级方差分析 期末课堂练习 秩和检验 秩和法与参数检验中独立样本的t检验相对应。当“总体正态”这一前提不成立,不能使用t检验时以秩和法代替t检验。当两个样本都为顺序变量时,也需用秩和法来进行差异检验。 过程: 1、将两个样本数据混合由小到大进行等级排列(最小为1等)。 2、将容量较小的样本中各数据的等级相加,以T表示(设n1n2,则T为n1样本的等级和)。 3、把T值与秩和检验表中的临界值比较,若T≤T1,或T≥T2,则表明两样本差异显著;若T1≤T≤T2,则意味着两样本差异不显著。 一般的秩和检验表,只给出n=10情况下的理论临界值。当两个样本容量都较大时,T的抽样分布接近于正态,可以近似地利用正态概率分布做秩和检验。T在抽样分布中的平均数为 标准误为 例1:在一项关于模拟训练的实验中,以技工学校的学生为对象,对5名学生用针对某一工种的模拟器进行训练,另外让6名学生下车间直接在实习中训练,经过同样时间后对两组人进行该工种的技术操作考核,结果如下: 模拟器组:56,62,42,72,76 实习组: 68,50,84,78,46,92 假设两组学生初始水平相同,则两种训练方式有否显著差异? 例1的解 解:T=4+5+1+7+8=25 查表,当α=0.05时,T1=19,T2=41,T1TT2, 所以,P0.05,两种训练方式没有显著差异。 例2:对某班学生进行注意稳定性实验,男生与女生的实验结果如下,试检验男女生之间注意稳定性有否显著差异? 男生:19,32,21,34,19,25,25,31,31,27,22,26,26,29 女生:25,30,28,34,23,25,27,35,30,29,33,35,37,24,34,32 例2的解 解:T=1.5+22.5+3+26+1.5+8.5+8.5+20.5+13.5+4+11.5+11.5+16.5=169.5 中数检验法 中数法与秩和法的适用条件基本相同。 过程: 1、将两个样本数据混合由小到大排列。 2、求混合排列的中数。 3、分别找出每一样本中大于混合中数及小于混合中数的数据个数,列成四格表。 4、对四格表进行χ2检验。若χ2检验结果显著,则说明两样本的集中趋势(中数)差异显著。 例3:为了研究RNA是否可以作为记忆促进剂,以老鼠为对象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注射RNA,控制组注射生理盐水,然后,在同样条件下学习走迷津,结果如下(以所用时间作为指标)试检验两组有否显著差异。 实验组:16.7,16.8,17.0,17.2,17.4,16.8,17.1,17.0,17.2,17.1,17.2,17.5,17.2,16.8,16.3,16.9 控制组: 16.6,17.2,16.0,16.2,16.8,17.1,17.0,16.0,16.2,16.5,17.1,16.2,17.0,16.8,16.5 例3的解 解: 大于 小于 实验组 10 5 控制组 6 10 符号检验法 适用于相关样本的差异检验。 过程: 1、当n25时。对于每一对数据之差不计大小,只记符号,求出差为正号的个数是多少,记为n+,差为负号的记为n-,差为零的不记在内。这样记N=n-+n+,r=min(n+,n-),即n+与n-中较小的一个记作r。根据n与r,直接查符号检验表,实得r值大于表中r的临界值时,表示差异不显著。 2、当n25时。近似正态法。 对例4进行符号秩次检验 配对 1 2 3 4 5 6 7 8 9 传统 85 88 87 86 82 82 70 72 80 新法 90 84 87 85 90 94 85 88 92 差数 5 4 0 1 8 12 15 16 12 秩次 3 2 1 4 5.5 7 8 5.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基本原理_第四章_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材教学课件.ppt
- 教育基本原理_第五章_教育目的教材教学课件.ppt
- 教育基本原理_第一章_绪论教材教学课件.ppt
- 教育基本原理第四章_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材教学课件.ppt
- 教育技术学_专业英语教材教学课件.ppt
- 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教材教学课件.ppt
- 教育社会学第八章_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教材教学课件.ppt
- 教育社会学第九章_社会变迁和教育制度教材教学课件.ppt
- 教育社会学第六章_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知识(课程)教材教学课件.ppt
- 教育社会学第七章_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教材教学课件.ppt
- 森林群落发育及演替.ppt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一模数学卷(含解析).pdf
- 高中历史选择题考试技术(四)考试技巧之逻辑判断 用“全面”的观点 高考历史做题方法指导.pptx
-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pptx
- 2025届江苏省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