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四讲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最初运转、危机与瓦解 第一节 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 第一部分:维也纳会议 一、维也纳会议的背景 (一)拿破仑帝国崩溃后出现的新的国际局势 (二)第一次巴黎和约 二、维也纳会议 (一)推迟的会议时间、特殊的会议形式 (二)维也纳会议三原则 (三)会议的五大国和五巨头 (四)会议的中心议题——波兰—萨克森问题 (五)会议的总决议案——《最后议定书》 第二部分:维也纳会议的补充 一、“神圣同盟” 二、第二次巴黎和约、“四国同盟”与“欧洲协调” 第三部分: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部分:维也纳会议 一、维也纳会议的背景 (一)拿破仑帝国崩溃后出现的新的国际局势 1、俄国势力在反拿破仑战争中迅速崛起(波兰、德意志) 2、英国在战争期间大大巩固了海上和殖民霸权, 3、普奥的矛盾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又变得激烈起来,核心矛盾仍然是争夺德意志进而争夺中欧霸权 4、被拿破仑推翻和征服的欧洲各国大小王室力图恢复昔日的统治,但因力量不足,所以分别依附于上述几个欧洲大国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部分:维也纳会议 一、维也纳会议的背景 (二)第一次巴黎和约 会议性质——和会。拿破仑1814年第一次退位以后,法国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国家签定了第一次巴黎和约 对法国的处置:第一次巴黎和约对法国相当宽容,尽管法国在战争中失败,但作为欧洲大国地位依然保持着 召开维也纳会议,是第一次巴黎和约中提出来的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对维也纳会议作出这样推断: 1、维也纳会议不是和会; 2、会议主要是根据第一次巴黎和约的原则,在战胜国间分配战利品,重新安排欧洲版图,确认新的国际格局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维也纳会议 (一)推迟的会议时间、特殊的会议形式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会议三原则 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原则、补偿原则 正统主义——塔列朗: 法国代表塔列朗提出的,法国提出,恢复革命前各国君主的正统地位和领土范围。 在这一点上,各国形成一致 补偿原则——波兰-萨克森问题 以维持均势为目的瓜分领土,尤其是弱国领土。争夺的焦点是波兰和萨克森问题。在这一点上,各国矛盾重重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奥地利首相:梅特涅 ——会议中实际的主持人 利益诉求:俄普处于奥的东西两侧,奥要抑俄消普。为避免东西两面夹攻,奥地利开始与战败的法国接近。不主张过分削弱法国,同时也极力争取英国的支持。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 扩张欲望强烈:想吞并萨克森; 主张严惩法国,排挤奥地利,夺得德意志霸权,进而夺取中欧的霸权;因实力不足,只得向俄国靠拢,支持俄吞并波兰的计划,以换取俄国对其萨克森要求的支持。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法国外交代表:塔列朗 塔列朗,作为战败国的代表,巧妙地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极力改变法国处于战败的不利地位; 他提出正统主义原则:恢复各国的封建秩序,即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正统王朝一律恢复,同时也要恢复各国原有的疆界,即恢复1792年法国革命战争开始前的疆界。 这个原则对法国有利,不仅使得已没有武装力量保卫自己领土完整的法国免于被瓜分,也可约束其他国家进一步扩张。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四)会议的中心议题:波兰—萨克森问题 俄国:建立一个波兰王国,由沙皇亚力山大一世兼任波兰国王; 普鲁士:要求按照补偿原则,取得德意志境内萨克森的全部领土; 奥地利:企图意大利北部,同时反对俄、普的扩张企图; 英国:谋求海上的非均势和陆上均势; 法国:希望恢复正统统治 围绕“波兰—萨克森问题”,各大国展开激烈斗争,形成两个集团: 俄、普 VS 奥、英、法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关于波兰:华沙大公国的大部分领土组成波兰王国,成为俄国的附庸。奥继续占有加里西亚地区,普获得波兹南和但泽;克拉科夫定为俄、普、奥三国监护的永远自由、独立、中立的城市。 关于萨克森:萨克森王国北部约2/5的土地归普 关于补偿: (1)作为对俄国的补偿,俄占芬兰和比萨拉比亚; (2)作为对普鲁士的补偿,普得到莱茵省及易北河沿岸的一些要塞; (3)奥地利从意大利得到补偿。 这一妥协使俄的要求大部分得到满足,普的要求部分得到满足。大体维持了英法所主张的势力均衡。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五)会议的总决议案——《最后议定书》 关于缔结总协定的争论: 俄 VS 英、奥 1815年6月《最后议定书》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