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军事思想概述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军事思想概述概要

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 车战为主要作战方式 以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观 军事决策,主要以占卜、观星辰风云之变幻来决定。 认为战争是天意。 已注意讲究军事谋略的运用。 一是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非常激烈、频繁 ,用兵的数量逐渐增多,战争的时间增长 。 二是从军事技术来看,铁兵器的制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军事筑城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攻守用的器械也开始增多。 一是形成比较完整的战争观。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已被各国所接受。 二是总结出了一些战争的指导原则。如“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等; 三是总结出一整套治军之道。孙子把“法”看成取胜五大要素。《吴子》、《尉缭子》也强调“兵不在重,以制为胜”、“凡兵,制必先定”。对于部队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训练。 1、东汉后,铁兵器完全取代了铜兵器。 2、以骑兵为主要的作战力量。汉匈百年大战中的大骑兵集团;魏晋南北朝和隋代的装甲骑兵;唐朝的轻骑兵,都是当时军队的主要突击力量。 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军事思想 1、这一时期的重要兵书----《三略》、《淮南子.兵略训》、《战略》、《李靖兵法》、《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等,仍然表现出对《孙子兵法》的继承和发展,使我国自汉初建立起的战略学、战术学、军事地理学、军事气象学、兵器学等构成的军事科学体系更加完整。 2、这一时期发生的多次大规模战争,如秦灭六国之战、楚汉之战、赤壁之战等,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战争指挥艺术都提高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1、北宋时期,发明于唐代的火药应用于军事。 2、明清时期军事上正处于冷兵器向冷热兵器并用过渡的时代。 宋元时期的军事思想 1、?宋仁宗四年曾用国家力量编辑了我国第一步大型综合性兵书----《武经总要》。 2、?宋元丰三年宋神宗下诏校订“孙子”、“吴子”、 “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 “李卫公问对”命名为《武经七书》。 3、?元朝虚心向先进民族学习,组织了一支强大的适合冷兵器时代的骑兵队伍。所以,横扫了欧亚,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 明清(前期)的军事思想 1、战略思想成熟、完善 2、形成了与各军兵种相适应的军事思想 3、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4、主要代表作有《纪效总要》、《练兵实纪》、《武备志》等 军事思想活跃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高质量的军事思想论著。 宋朝时期军事思想论著编辑刊行,颁之武学,用以培养选拔军事人才。 明清时期是军事思想的另一发展高潮阶段,此时,产生了许多兵书。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   《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  1、计篇   2、作战篇  3、谋攻篇  4、形篇  5、势篇   6、虚实篇  7、军争篇  8、九变篇  9、行军篇  10、地形篇  11、九地篇  12、《火攻》篇  13、用间篇 1、计篇   本篇主要论述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事七计。“五事” —— 五个战略基本要素,包括:道、天、地、将、法。“七计” ——七个战术基本要素,是由“五事”演绎而来的七个方面,包括:双方政治清明、将帅高明、天时地利、法纪严明、武器优良、士卒训练有素、赏罚公正。并提出了两大奇袭原则,即“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 本篇的主要内容:      ①“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②“五事七计”是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依据。      ③实现胜利的手段,(兵者,诡道也;骗敌十二法;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多算胜,少算不胜)。 2、作战篇   本篇主要论述了作战的指导思想——速战速决。     本篇主要内容:      ①举兵十万,日费千金。      ②兵贵胜,不贵久。      ③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 3、谋攻篇   本篇主要论述运用谋略胜敌的原则及方法,并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规律。   主要内容:     ①胜敌的原则:一般原则--“全歼”;最高原则--“伐谋”。     ②全为上,破次之。     ③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4、形篇   本篇主要论述了“形”,即军队的素养、气质和对待胜败的态度。军形是兵势的根本。 主要内容: ①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可知而不可为(强求)。 ②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④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5、势篇   本篇主要论述了怎样创造有力的战略态势。    主要内容: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