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人类学史第七章_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教材教学课件.ppt

中国人类学史第七章_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教材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 *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台湾地区的人类学从日据时期开始发展,继承了日本和大陆南派学者的研究传统,后来又受到西方尤其是英国功能学派和美国汉学人类学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侧重研究不同的主题,先后形成了文化史和功能两个主要的研究范式。 一、台湾地区人类学的历史分期和传统 徐正光以研究范式转换为标志,将台湾人类学史分为四期:第一是日治时期的民族志范式。第二是光复时期,从大陆迁台的人类学者对于台湾南岛族群的研究贡献。第三是结合美欧(特别是美国)和中国社会研究模型的台湾汉人社会研究时期。第四则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研究主题与对象更为繁复多样的时期。 第一节 来龙去脉:台湾地区人类学传统的形成 二、日本学者的研究 日本学界对台湾地区的人类学研究,始于《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 三、台湾人类学的大陆南派传统 台湾学者对于台湾人类学的大陆南派传统一直有明确认识。李亦园1972年指出:“在1930年前后,我国的人类学可分成两个派别:一个是以北方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代表,一个是以南方的中央研究院为代表。 一、人类学机构的设立和研究工作的开展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中国民族学会会员随去者颇多。这些学者到台后立即展开田野工作。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1949—1965) 二、民族志的积累和文化史的构建 前述两种传统在台湾的契合,最终造成了光复初期台湾人类学以历史学派的方法为主,以当地少数民族为对象,注重广义的田野调查,通过积累原住民民族志材料来重构文化史的研究主流。 一、汉人社会研究范式的兴起及其背景 1965年前后,一种以英美功能学派理论为主,兼顾西方汉学人类学兴趣的研究范式在台湾人类学中逐渐占据主导并延续至今。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二、新范式下的研究工作 新范式发端于1965年。当年的台湾大学人类学系与历史系得到哈佛燕京学社赞助,合办台湾研究系列讨论会,研讨台湾汉人历史研究中的方法与题材。 三、“社会及行为科学的中国化”研讨 从追求社会和行为科学的通性到探求一种学科范式在不同文化里的相对性,是一个像成熟的苹果落地一样自然的过程。 经过社会科学的洗礼和中国化的反思,台湾的人类学研究进入一个成熟、整合及学术上自觉的新时期。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1987—) 一、重新思考原住民研究 首先是对原住民及其他少数民族研究态度的重新思考。这一趋势实际上在浊大计划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二、与社会实践有关的研究 1987年,台湾第二个人类学研究所在清华大学成立。第二年,该研究所举办了“台湾新兴社会运动”研讨会,以探讨“1987年前后蔚成风潮的各种自力救济和社会抗议运动”,并凸显该研究所的社会实践倾向,而其具体成果便呈现在《台湾新兴社会运动》一书中。 *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