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买药与用药的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买药与用药的体会

关于听了买药与用药的体会 随着国家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逐步实施,自行购药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固然是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的表现,但也出现了许多买药的误区,药理知识的缺乏,自我用药也存在很大的隐患。 眼下,人们被各种各样的药品广告包围着,药品目前是我国广告业最重要的广告源之一。虽然对药品广告的审批、内容的审核,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有明确的规定,但夸大宣传的现象比比皆是。 人们习惯凭经验购药。凭经验或很长时间以前咨询医生的处方,或家庭成员、同事及亲属中服用某药有效,因而推而广之,人人皆用。殊不知人有不同、病有差异,不可一概论之。 自认为医药水平高。这常发生在白领阶层,尤以受过较高教育且多少接触一点医药的人士为多见。 目前我国的保健品中,存在命名不规范、组方不合理的问题,市民经常把保健品当药品。 市民过分相信医院制剂。许多医院有自己的院内制剂,也确实发挥了较好作用。但医院的院内制剂要经批准;院内制剂只许在本院使用,不得在市场流通,不得宣传;院内制剂不是药准字。 中国老百姓存在的用药安全问题是个普遍现象。深究这一问题,这与“看病贵、看病难”有关。群众不信任基层医疗机构,喜欢在大医院看病,但排队时间太长,花几个小时看个小病,不如到药店买药自我治疗。感冒如此,稍重一点的低烧、发炎,不少群众也是买药自我治疗。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但随着药店的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把药店当成超市、菜市,有了病怕进医院就诊,喜欢胡乱抓把药吃。 因此,老百姓自行买药用药,必须掌握以下技巧: 看清“成分”以免重复用药 药品名称一般有三种:通用名、商品名、商标名。如西药,必须是按化学命名规则命名的化合物结构名称加药品剂型名称。药品的通用名称比较专业、拗口,一般消费者不易记住,这样就出现了商品名。有的药厂将商品名作为注册商标,这样就有了药品的商标名。大多数临床医生习惯使用药品的商品名和商标名开处方,而消费者买药、用药时应搞清它的通用名,因为很多药品的商品名很接近,有的同音,有的仅一字之差。由于企业在为药品申办商品名和商标时,要付出一定的费用,所以同一种药,虽然质量一样,但没有商品名和商标名的药品,其价格要经济实惠得多。如消炎药利君沙和琥乙红霉素其实是同一种药,但大多数消费者却并不知道。 要看准药品有效期。 有效期是指该药可以用至有效期最末月的月底。如标有“有效期:2003年5月”的药品,说明其可用到2003年5月31日。有的药品标明的是失效期。失效期是指该药在该年该月的1日起失效,如标有“失效期:2002年10月”的药,该药只能使用到2002年9月30日。进口药有效期的标准不完全相同,有时难以辨别,所以消费者应了解药品有效期的不同写法。 看说明书对症用药   要看药品是否适合自己的病症,就要看药品说明书中“适应症”一项,或一些中成药说明书常用“功能与主治”一项内容。如市民购买药物看不明其中的专业医学术语,应向医生或药店营业员询问,以免误用。 药品说明书上所标的适应症,是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后,推荐治疗使用的病症。患者不能轻信,一些医学刊物上刊登的探讨性文章,如提出某药药效之新发现等,这些内容往往未经过充分文献论证,不属于适应症范围,患者不应轻易尝试。 严格遵循“用法与用量” 目前,药品的剂型较多,而合理的用药时间、服药方法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市民要看清说明书,掌握药品的一些特殊用法用量。空腹口服、饭后口服、舌下含服等用药类型有不同的讲究。 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对人体的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它不属于药品质量问题,因为有的药品在研制阶段就已发现,有的是临床使用后才发现,并且因人、因病、因时而异。对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厂在印制的药品说明书中已向消费者告知,但对未知的不可预测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患者在治疗时必须承担的风险。消费者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出现不适时,应及时请教医生。 要仔细观察药品的外包装。 一些不法厂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仿制正规药品的包装,有些假劣药品的包装几乎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但是,假药总会有露出破绽的地方,如包装较为粗糙、色调较差、套色不佳、字迹模糊、文字说明中常有错字等。 药品安全关系到人身安全,广大朋友切莫掉以轻心。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家里的“小药箱”要及时清理,过期的药品千万不要再使用,以免伤着身体。 兴湘学院09级法学一班 2009961627 伍仪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