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 、药物溶解速度 (一)药物溶出速度表示方法 溶出速度 t 时间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固体表面积 溶质在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 K = D / V h 溶出速度常数 h 扩散层厚度 D扩散系数 V溶出介质的体积 (二)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和增加溶出速度的因素 1.固体的表面积 表面积越大,溶出速度越高 2.温度 温度升高,溶出速度增加 3.溶出介质体积 介质体积小,溶出速度慢 4.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大,溶出速度快 5.扩散层厚度 扩散层厚,溶出速度慢 片剂、胶囊剂等剂型的溶出,还受处方中加入的辅料以及溶出速度的测定方法有关。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y)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有关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剂型特点、质量控制等内容的边缘科学 应用胶体化学及流变学原理 指导混悬剂、乳剂、软膏剂等药物制剂的处方、 工艺的设计和优化; 应用粉体学原理 指导药物固体制剂的处方、工艺设计和优化 应用化学动力学原理 评价、提高药物制剂稳定性 应用表面化学和络合原理 阐述药物的增溶、助溶机理 物理药剂学是药物新剂型发展的理论基础,重大基础理论的建立和突破必将致使药剂学学科的“飞跃”。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表面活性剂 制剂的稳定性 粉体学基础 流变学基础 药物制剂的设计等 第九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以溶液状态使用的制剂 溶剂选择条件: 1.对药物具有较好溶解性和分散性; 2.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和附加剂发生反应 3.不影响药效的发挥和含量测定; 4.毒性小、无刺激、无不适臭味 §9.1 药用溶剂的种类及性质 一、药用溶剂种类 水 非水溶剂 理化性质稳定,有很好的生理相容性。极性大的有机药物、生物碱、盐类等。 醇类与多元醇;醚类;酰胺类;酯类;植物油类;亚砜类。 内聚能 液态时摩尔体积 di = (△Ei/Vi)1/2 = [ △Hv-RT)/Vi]1/2 两组分di越接近,越能互溶。由于整个生物膜的?i平均值(21.07±0.82与正辛醇的?i值(21.07)接近,因而正辛醇常用来模拟生物膜相求分配系数的一种溶剂。 格列吡嗪油水分配系数和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杨秀丽等,中国药剂学杂志,2009,7(3):121-126。 §9.2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一)药物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005《中国药典》:药物溶解度有七种提法: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莫克索引、各国药典、理化手册 《默克索引》世界著名有关化学物质、药品及生物制品百科全书。数据库中每一条记录评述一种单一存在化学物质或一组非常密切相关的化合物。记录内容包括:分子式、分子量、标准化学名称(包括CAS采用的名称)、普通名称和俗名、商标及其拥有者、公司代码、CAS(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登记号、物理和毒理数据、治疗应用、商业应用等。文献类型包括化学文献、生物医学文献和专利文献。 默克索引是查找化学品、药物以及生物化学品信息的首选。 (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1.特性溶解度(intrinsic solubility)及测定方法 测定根据相溶原理图 定义:不含杂质、不解离、不缔合、不相互作用、饱和溶液浓度 数份不同程度过饱和溶液 溶解平衡 离心 过滤 上清液 滤液 适当 稀释 测定药物浓度 作图 浓度纵坐标 药物质量/溶剂体积横坐标 外推 至零 S0 恒温震荡 2.平衡溶解度(equilibrium solubility)及测定方法 数份药物 从不饱和 饱和 系列溶液 恒温下振荡至平衡 过滤,取滤液 测药物实际浓度S,对 溶液浓度 C 作图,图中曲线转折点A,即为平衡溶解度。 药物溶解度数值多为平衡溶解度 测定方法: 平衡溶解度测定曲线 ★ ★ ★ ★ ★ ★ ★ C 0 0 S0 S 注意事项: 两种溶解度测定温度 低温(4~5℃)和体温(37 ℃) 如考察pH值对溶解度影响 应使用酸性和碱性两种溶剂系统; 应恒温搅拌并考虑药物达到溶解平衡时间; 取样温度与测试温度一致 滤除未溶药物 1.溶剂的影响 相似相溶 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氢键 溶解度 药物形成分子内氢键 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 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 有机弱酸弱碱药物制成可溶性盐 难溶性药物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 (三) 影响药物溶解度因素及增加其溶解度方法 溶解度增加 2. 溶剂化作用和水合作用 溶剂化作用:溶剂分子通过它们与离子的相互作用,而累积在离子周围的过程。 溶剂化作用改变了溶剂和离子的结构。 A化学水化层,与离子结合牢固,水分子和离子一块移动,且水分子数不受温度影响B物理水化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Lesson_09_The_Barber’s_Service理发服务教材教学课件.ppt
- 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lesson_10_Post_and_Telecommunications_Service教材教学课件.ppt
- 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Lesson_12_Medical_Service教材教学课件.ppt
- 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Lesson_13_Appointment_and_Visiting教材教学课件.ppt
- 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lesson_14_Giving_a_Banquet教材教学课件.ppt
- 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Lesson_15_Having_a_Ball教材教学课件.ppt
- 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lesson_16_At_the_Export_Commodities_Fair教材教学课件.ppt
- 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Lesson_18_Inquiry_and_Offer教材教学课件.ppt
- 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Lesson_20_Acceptance_and_Order教材教学课件.ppt
- 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Lesson_22_Packing_and_Shipment教材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