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州东风路与文化路下穿式隧道支护降水监测组织设计.doc
郑州市东风路—文化路下穿式隧道
基坑支护降水及监测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纲要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1、任务来源及性质、规模
拟建工程为郑州市东风路—文化路下穿式隧道工程,该工程位于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工程起点0-400,终点0+440,工程总长880米。其中隧道长286m,净跨径15.5m、净空高4.6m,断面形式为单孔箱涵。东西向引坡长分别为205及185m。
本工程设计工作由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河南五建集团公司参与本工程施工投标,拟承担本工程施工工作,根据初步设计施工图纸内容及要求,我公司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本章节内容主要为基坑支护、降水及监测工作实施组织计划。
2、周边环境
2.1 交通道路状况
郑州市东风路—文化路下穿式隧道位于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路口,交通便利,施工车辆进出场区非常方便。周围环境为居民区、科技市场商业区,人车流量大。
2.2 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拟建场地四周道路上设有给排水、燃力、热力电力、通讯及水气等公共设施管线。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市政管网图,其主要管网布置见市政工程管网图资料。
2.3 周边建筑物
周边主要建筑分布在东风路两侧及与文化路交叉十字路口位置建筑,涉及住宅楼、商业用房等建筑20余处,其建筑密度较大,目前暂无各建筑基础资料,施工前应详细查明,尤其是距离基坑边线1-2倍深度范围内的建筑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并记录原始状况,并进行重点监测,重点保护。
二、场地岩土工程
1、地形地貌
根据化工部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2008年9月8日提供的《东风路下穿式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揭示,场地属于郑州市东北部,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郑州东部泛滥平原区,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相对高差0.5m。
2、地层结构
地质报告资料揭示本场地50.0m范围内,表层为0.3m水泥地坪、下至约2.0m为填土;2.0m至32.0m为第四纪全新世冲击形成的地层,以粉土、粉质黏土、粉细砂为主,32.0m以下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冲积形成的地层,以粉质黏土为主。
根据其不同的成因、时代、及物理性质差异分为9个工程地质单元层,各层地基土分述如下:
⑴杂填土(Q4ml):层底埋深0.6-2.2m,层厚0.6-2.2m。
表层部分为沥青路面及灰土垫层、砖块等垃圾。
⑵粉土(Q4-3al):层底埋深1.6-7.6m,层厚1.7-5.6m。
地层呈褐黄色-灰褐色,稍湿,稍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见小粒径钙质结核、局部富集,含少量腐植根孔等。本层局部夹有⑵-1层粉土,稍湿,中密。
⑶粉土夹粉质黏土(Q4-3al):层底埋深5.7-9.6m,层厚0.7-4.3m。
地层呈灰黄色-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含白色钙质条纹和小粒径钙质结核,钙质结核局部富集。局部夹有灰褐色粉质黏土薄层。
⑷粉土(Q4-3al):层底埋深6.4-11.1m,层厚0.5-3.5m。
地层呈灰黄褐色,湿,中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见小粒径钙质结核,白色蜗牛碎片等。
⑸粉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Q4-3al l):层底埋深11.5-14.2m,层厚2.0-5.9m 。
地层呈灰黄褐色,湿,中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见小粒径钙质结核,白色蜗牛碎片等。局部夹淤泥质粉质黏土,呈透镜体状分布,灰色、灰褐色,软塑,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⑹粉土 (Q4-2al):层底埋深13.5-19.0m,层厚1.4-6.9m。
地层呈灰色、灰褐色,湿,中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夹有⑹-1层粉土有砂感。见小粒径钙质结核、蜗牛碎片、白色钙质斑点等。
局部夹有黑色、黑灰色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分布深度范围在16.0-17.5m之间。(详见下表2.2)。
⑺粉细砂(Q4-1al):层底埋深31.3-32.3,层厚14.7-14.9。
地层呈灰色、灰褐色,饱和,密实。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含云母、暗色矿物等,见钙质结核。本层颗粒粒径变化较大,局部为中砂。
⑻粉土(Q4-1al):层底埋深41.6-43.0m,层厚9.1-10.4m。
地层呈灰色,灰褐色,湿,密实。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见铁染斑点、钙质条纹,含小粒径钙质结核,切面光滑,稍有光泽。
⑼粉土(Q3al):本层勘探深度内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7.0m。
地层呈灰黄色、黄褐色,硬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黑褐色铁锰质斑点,少量钙质结核。
各地层主要地质参数见勘察报告。
3、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郑州地区处在河南省北中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比较显著,具有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的显著特点。雨季多发生在6~8份。
本场地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3.0 m左右(标高约88.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人员初复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
- 多模态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实践和展望-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pdf
- 电子商务测试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数独的社交互动:与朋友一起挑战数独.pptx VIP
- 大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16”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警示学习教育.pptx
- 201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 医疗服务公司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协议.docx
-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西大学《生物化学》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