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咬文嚼字.ppt2概要
同僚向主考官请教,为何同是三个字,仅换了位就分成了三等了呢? 回答是,“放狗屁”意思还算是人,只是放狗的屁,三者中算上等;“狗放屁”说明已属狗,但除放屁外,尚能看家护院,还可列中等;“放屁狗”则是除了放屁外,再也没有别的用处了,自然列为下等!短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 苏小妹改诗 相传北宋著名诗人苏轼、黄庭坚和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在一起评文论诗。 苏小妹说:“有这么两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如果当中各嵌一字,该填什么字才恰当呢?” 苏轼经过一番思索,提出了加“摇”、“映”两字,于是这两句便成了: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应当说,这两个字是嵌得相当不错的,是颇合原句的意境的。但苏小妹却说:“这是常人用的俗字,平直,无味。”换句话说,即缺乏诗句应有的含蓄和诗味。于是,苏轼又改用“舞”和“隐”两字。这样,两句诗便成为: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显然,一个“舞”字,一个“隐”字,动、静结合,把“轻风”与“细柳”、“淡月”与“梅花”之间的关系,描绘得颇为生动、形象而富有诗意。然而,苏小妹对此仍不满意。 一旁的黄庭坚见苏轼的两次填字都遭否定,就一再请苏小妹自己填字。苏小妹说:“前加‘扶’,后增‘失’,就成了‘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淡雅,不俗。” 苏、黄二人听了,不觉抚掌叫好。 “扶”也是动态的,但较之“舞”,更有形体感,使无形的风人格化了;“失”也是静态的,但较之“隐”更具有月下景象的朦胧美,更有意境的真实感。确实朴实,而毫无夸饰,但又能最恰如其分地描绘出“轻风”、“淡月”下的“细柳”和“梅花”的淡雅和秀丽。因而更为恰当,更适应诗句所描绘的具体意境。 * * 咬 文 嚼 字 朱 光 潜 倒 涎 茗 烟 锱 铢 必 较 没 镞 剥 啄 岑 寂 清 沁 蕴 藉 俗 滥 灞 桥 付 梓 王 嫱 尺 牍 qiáng dú xián míng zī zhū zú bō cén qìn yùn làn bà z? 识记生词 流弊: 尺牍: 锱铢必较: 推陈翻新: 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书信。 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年青时先后就读于6所大学。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 作者介绍: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解析标题: 例1、学习理论重在领会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 例2、有的人在谈话时总喜欢咬文嚼字。 例3、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没有用处。 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 卖弄才学。 强词夺理或狡辩。 一、 “咬文嚼字”的定义? 二、 “咬文嚼字”的作用? 三、 “咬文嚼字”的目的? 阅读全文,分析观点: 一、 “咬文嚼字”的定义?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二、 “咬文嚼字”的原因? 1、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情感。 2、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3、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 5、字的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使安于套语滥调,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滑向“套板反应”。 4、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三、 “咬文嚼字”的目的? 从事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郭老改字 【引】 咬文嚼字 (反)李广射虎 (正)贾岛吟诗 阅 读 苏轼写诗(正) 套板反应(反) 【结】 达到艺术美 写 作 结构思路 皇恩浩荡 臣节如山 (矣!) (乎?) 字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