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11章_建筑施工测量.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11章_建筑施工测量

门窗及各种预留孔的平面位置和标高放线 预留孔平面位置放线 内容:门、窗,排水、通风、电力等管道孔 对应楼层地面钢尺量距定位 外侧墙面绘制标志 预留孔标高位置放线 混凝土柱或墙身皮数杆上绘制标出 墙(柱)体垂直度与标高施工控制 垂直度控制 平面位置标注在楼层底部外侧墙体 垂直位置(垂直度)由挂垂球、或经纬仪控制 高度控制 水准测量、或钢尺 或墙身皮数杆上拉线控制 11.3.3 预制构件与设备安装测量 适用于工业厂房与大型设备安装 主要包括内容 1)柱子安装测量 2)吊车梁安装测量 3)吊车轨道安装测量 11.4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建筑物变形原因简述 基础开挖与周边建筑等重荷载作用,使边坡位移、沉降 施工期间及其使用初期建筑物不同位置荷载不均匀增加 建筑物变形类别 沉降:建筑物沉降、基坑回弹、地基土分层沉降、建筑场地沉降等 位移:建筑物水平位移、建筑物主体倾斜、裂缝、挠度、日照变形、风振变形和场地滑坡等 11.4.1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高程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设置 高程控制点及其埋设 高程控制点:基准点、工作基点 基准点:离建筑物80~150m 工作基点:不小于基础深度的1.5~2倍 基准点数不少于3个,确认稳定区域,可包含工作基点不少于3个 沉降观测点设置 按规范设计位置布设 标志埋设,见图 2)观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建筑物沉降观测等级,根据变形容许值确定,以下以二级为例 ⑴ 高程控制网 大区域:两级,首级环形,半年复测,扩展级闭、附合; 小区域,一次布网,环形,按变形观测周期观测 ⑵ 观测方法 常用方法:几何水准测量; 其它方法: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短视线三角高程测量 ⑶ 技术要求 使用精密水准仪和水准尺、仪器与尺均为鉴定合格、进行i角检验、校正;单程或往返应按要求确定、固定设备、人员;视线长度等各项限差,按规范执行 ⑷ 沉降观测周期与时间 施工期间、使用初期,按规定周期与时间进行观测 3)成果整理 ① 每次提交成果: 观测次数、观测日期、绝对高程、施工进展、荷载 本次下沉 = 上次高程 - 本次高程 沉降速率 = 本次下沉 /上次至本次的间隔天数 累计下沉 = 首次高程 – 本次高程 观 测 次 数 观测 日期 各观测点沉降情况 施工 进展 荷 载 t/m2 1 2 本次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沉降 速度 mm/d 累计 下沉 m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沉沉 速度 mm/d 累计 下沉 mm 1 5.03.12 30.788 0 0.00 0 30.771 0 0.00 0 一层平口 2 5.04.21 30.786 2 0.05 2 30.770 1 0.03 1 三层平口 20 3 5.06.10 30.785 1 0.02 3 30.768 2 0.04 3 六层平口 50 12 7.03.02 30.770 1 0.01 18 30.755 0 0.00 16 ② 全部观测结束后提交成果 必须提供 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各周期沉降展开图、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视需要提供 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建筑物沉降曲线图。 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11.4.2 建筑物倾斜观测 建筑物倾斜原因 建筑物基础非均匀性沉降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 观测:建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的水平位移、高差 计算:倾斜度、倾斜方向、倾斜速度 观测方法 外部观测:经纬仪前方交会法、全站仪极坐标法、经纬仪投点法 内部观测方法:垂线法 经纬仪前方交会法 已知点:M、N点实地位置与坐标 观测目标:建筑顶部P、底部P 观测方法:经纬仪前方交会 观测水平角a P、 b P ,→ P 观测水平角a P、 b P,→ P 钢尺量P至P的高差 h 计算 (6-22)式计算P 、P坐标 (6-3)式计算P至P距离 d 计算倾斜角度i=arc tan(d/h) (6-4)式计算倾斜方向 全站仪极坐标法 已知点:M、N点实地位置与坐标 观测目标:建筑顶部P、底部P 观测方法:全站仪极坐标法 观测水平距离DP 、水平角bP ,→ P 观测水平距离DP、水平角bP,→ P 钢尺量P至P的高差 h 计算 P 、P的坐标 xP=xN+DPcos(aNM+bP) yP=yN+DPsin(aNM+bP) 同理求:xP ,yP P至P的距离 d、倾斜角度i、倾斜方向,同前方交会 经纬仪投点法 圆心O的小圆:烟囱顶部 圆心O 的大圆:烟囱底部 横放相互垂直钢尺构成x、y轴 在O至x轴的垂线延长线上安置经纬仪,分别照准烟囱顶部与底部边缘后,旋转望远镜在钢尺上读数 x1、x2、x1、x2 在O至y轴的垂线延长线上安置经纬仪,同法得 y1、y2、y1、y2 O 至O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