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11课 将进酒.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11课 将进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11课 将进酒

“因声求气和吟咏诗韵是在诗词诵读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是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因声求气和吟咏诗韵在高考中没有直接考查,但对应的高考考点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范畴。同时,它往往与揣摩诗题推敲词句体味意境鉴赏技巧等结合起来考查,此类题就是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古人的创作多因情选词、按词定韵。不同的韵脚对诗歌的情感基调影响很大,朗诵时要充分尊重古诗音韵的搭配规律,注意字音蕴含的感情色彩和作品整体的感情风格,读出作品特殊的诗境和诗情,在脑海中浮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读出诗情画意。 第11课将_进_酒 对应学生用书P29 《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也就是安史之乱前三四年光景,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一天,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喝酒,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之时, 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 这首诗的旨趣在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其中表达了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贤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 对应学生用书P30 一、字音识记 1.岑(cn)夫子 2.将(qing)进酒 3.馔(zhun)玉 4.金樽(zn) 5.恣(z)欢谑(xu) 6.烹羊(png) 7.径(jng)须 8.沽取(g) 9.千金裘(qi) 10.对君酌(zhu) 二、词语释义 1.将进酒 将:请 2.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 3.钟鼓馔玉不足贵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4.钟鼓馔玉不足贵 馔:吃喝 玉:像玉一般美好 5.斗酒十千恣欢谑 恣:放纵、无拘束 谑:玩笑 6.径须沽取对君酌 径:即、就 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三、名句背诵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6.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8.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9.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0.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11.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对应学生用书P30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长句开篇,起势突兀,郁积胸中的不平之气如黄河之水挟天风海雨之势,倾泻笔端,渲染出强烈的抒情意味;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夸张的手法写青春易逝,人生苦短,感情由高昂转为低回,为下文劝酒铺垫。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明确:表现了诗人渴望施展胸中抱负,建功立业的愿望。 3.说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的作用。 明确:写诗人酒酣之际,加入短句,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这时诗人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简直忘了是在写诗。 4.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特色? 明确: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一方面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与旷达胸襟做了铺垫。 5.诗人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明确:这两句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有才不得施展,所以,自古以来的圣贤寂寞,自己也很寂寞。表现了作者对统治阶级不抱幻想,决心逃于酒乡,做一个流芳百世的饮者。这是诗人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的愤激之语。 6.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作者借言陈王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能以酒浇愁,最后年纪轻轻就死去了。诗人借这一典故,意在表达自己与曹植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而难以为国效力,从而尽吐心中不平。 1.想象奇特,豪放飘逸 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诗人展开丰富想象,用比喻向人们暗示时光流逝的迅疾,一去不返。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极具震撼力。 2.用典精当,耐人寻味 诗人恰当地使用了曹植宴平乐之典,用曹植自况。通过曹植的放旷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