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第十三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ppt

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第十三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第十三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ppt

普通地质学 第十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二) 世界上典型地幔柱/热点: 1. 西伯利亚玄武岩省,曾被认为是最大规模的大陆溢流玄武岩,覆盖面积达250×104km2,主要在250Ma内喷发。 2. 最近识别出代表泛大陆在200Ma左右开始裂解的中大西洋火成岩活动省(CAMP ),其覆盖面积更大,达700×104km2。 3. 阿拉伯、印度德干高原等大陆溢流玄武岩。 中国目前较公认的地幔柱是二叠纪末形成的峨眉山玄武岩,其面积大于25×104km2,当时地幔柱中心在大理附近,该处火山岩层厚达5 km。另外还有很多地区的火山岩或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被解释成地幔柱,如阿尔泰、天山、南海、祁连山、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华南新元古代岩浆岩以及一些铜镍硫化物矿床等。 (三)超级地幔柱 热地幔柱 是由地幔热物质构成的上升地幔柱。如南太平洋超地幔柱、非洲超地幔柱(两大低波速异常带 )。 冷地幔柱 是由滞留在上、下地幔界面附近板片构成的下降地幔柱,是不保持刚性板块形状而以巨石状下落的物质移动。如亚洲冷地幔柱(高波速异常 )。 (四)地幔柱构造   地幔柱构造概括了地幔上升流和下行流的对流形式和所引起的构造发育程度。 多级次的热幔柱发育导致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向大洋岩石圈构造体制转化,形成热点、大火成岩省、裂解的超大陆、大陆裂谷、大洋扩张、伸展盆地等各种伸展、离散、引张环境。 地幔柱构造是由超地幔柱流控制的动力学,是以支配地幔大部分领域的地幔柱垂直流作为物质主要流动形式的构造学。控制着地幔之上的热作用和构造再造等动力学过程。这种动力学过程,称为地幔柱构造作用。 冷幔柱回流引起大洋岩石圈向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转变,形成大陆聚合、洋壳俯冲、逆冲推覆、碰撞造山等各种会聚、碰撞、挤压环境 。 对火山链、大陆溢流玄武岩、大陆裂解、聚合、板块俯冲、地磁效应、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大灭绝等现象作出了很好解释 对发生在板块边界的现象作出了很好解释;对远离板块边界(板内)的现象,如大洋火山链和大陆溢流玄武岩等不能很好解释 研究效果 壳-幔-核之间的垂直运动 岩石圈板块的水平运动 运动方式 固体地球不同圈层间相互作用 地球岩石圈的构造运动 研究层次 地幔柱构造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 对比内容 (五)板块构造学说与地幔柱构造假说之比较 地幔柱构造假说虽然从诞生之日至今遭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但仍然被认为是自板块构造理论之后最重要的大地构造理论,而且二者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大大地推动了固体地球科学的研究进展,也是当今地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第七节 地质图概述 地质图 将一个地区的地层、地质构造、岩浆岩体及矿产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线条、符号和颜色表示在平面的图件。 一、几种常用地质图 地质构造图 在地质图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构造分析,用规定符号标明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 指垂直于区内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线方向所切割的地质体剖面,反映地质体深部特征的地质图件。可在地质图上切割绘制(图切剖面图),也可以在野外实地测量绘制(实测剖面图)。 综合地层柱状图 在地质图的基础上,地区内地层、岩体及其接触关系,按由老到新的顺序,用线条、符号及颜色排列绘制在一个呈柱状的剖面图上,两侧标示出地层时代、岩石、化石、地层厚度及接触关系等的图件。 二、地质图包括的其他内容及格式 图名——一般用图内最大居民点名称(地名)或大的地貌名称来命名。 比例尺——是表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一种比例关系的尺度。一般用文字、数字或线条比例尺表示。由于研究目的、任务不同,采用不同精度的地形图为底图,精度要求愈高、比例尺越大。 小比例尺 1:100万~1:10万 主要用于较大区域地质调 查和研究; 中比例尺 1:5万~1:1万 主要用于小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 大比例尺 1:几千 主要用于矿区地质调查、矿点检查评价。 图例——将地质图中表示各种地质体的符号、代号、颜色及线条等放在小长方块中,加以说明,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于图幅的右侧方。 三、 地质内容及特征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2.倾斜岩层 1.水平岩层 3.褶皱构造 背斜是核部为老地层,两翼为新地层; 向斜是核部为新地层,两翼为老地层; 倒转褶皱是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地层出现重复。 地质图的格式 (据徐邦梁,1998) 4.断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一般用红色线条或粗体黑线表示 6.侵入岩体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岩基、岩株在图上表现为较规则浑圆状形态分布,与不同时代地层呈斜交接触。 一般以色标加代码表示:酸性岩体用红色,中性岩体用粉红色,基性岩体用绿色表示。 岩脉(岩墙)呈不规则带状、长条状分布,常穿插不同时代的地层界线。 5.地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