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4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Word版含解析.docVIP

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4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4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4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斫轮(zhuó)  曝晒(bào) 遂心(suì) 毛遂自荐(suì) B.缣素(jiān) 荟萃(cuì) 蜩腹(tiáo) 兔起鹘落(hú) C.畴昔(chóu) 筼筜(yún) 诸君(zhū) 亲厚无间(jiàn) D.箨龙(tuò) 偃竹(yǎn) 笔砚(yàn) 蹑手蹑脚(ni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B.发函得诗 发:发现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妄:荒谬 D.苏子辩矣 辩:能说会道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然:这样 B.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C.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    少:数量不多 D.苏子辩矣    辩:能说会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可厌之  士大夫传之 B.投诸地而骂  言举斯心加诸彼身 C.吾将以为袜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D.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深追先帝遗诏 5.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像剑出鞘一样 B.余因而实之 实:形容词用作动词,证实 C.南取汉中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D.一狼洞其中 洞:洞口 6.下列关于苏轼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仁宗嘉祐年间考中进士。 B.苏轼是个文艺全才,诗、散文、词、书法、绘画都有成就。 C.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 D.他的词开“豪放”一宗,并最终将豪放词的创作推上了巅峰。 7.课文中的以下词语能体现艺术创作规律的有(  ) A.胸有成竹      B.庖丁解牛 C.心手相应 D.轮扁斫轮 8.下列省略句补充不当的一项是(  ) A.以(之)为口实      B.吾将以(之)为袜 C.投(之)诸地而骂曰 D.《筼筜谷》(为)其一也 9.将下面的一句话,扩展成70字左右的语段,使其更加丰富、形象。 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