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章油气赋存规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西北大学.ppt
研究要点 突出分析建立静态地质要素与动态地质作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组合关系——关键时刻的确定 历史中油气运移时期、流向与流量的多方预测与追踪——过程恢复 研究目的 油气资源评价的最小单元 有效预测油气现今分布位置与目标 使研究工作内容与工作量安排更有针对性 二、油气聚集带 1、概念 油气聚集带——指受一定区域地质条件(包括构造和沉积)控制的油气田带(群),其中各油气田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特征或相似的沉积条件和油气藏形成条件(陈荣书等,1994)。 油气聚集带——指成因联系紧密、演化相近、气源基本相同、横向上彼此毗邻、受相似地质因素控制的若干油气田的组合体(戴金星等,1997)。 油气聚集带——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张厚福等,1999)。 Ⅰ—川东隔挡式褶皱背斜型气聚集区、气聚集带:Ⅰl—方斗山,Ⅰ2—大池干井-高螃场,Ⅰ3-云安场-黄泥堂,Ⅰ4 —南门场,Ⅰ5—大天池一明月峡,Ⅰ6一铜锣峡一七里峡,Ⅰ7一雷音铺—双石庙,Ⅰ8——铁山,Ⅰ9一建南,Ⅰ10——卧龙河,Ⅰ11——张家场,Ⅰ12一福成寨,Ⅰ13—四合场; Ⅱ—川南低缓褶皱背斜气聚集区、气聚集带:Ⅱ1——自流井,Ⅱ 2一黄家场一观音镇,Ⅱ3一邓井关一青杠坪,Ⅱ4一宋家场一古佛山,Ⅱ5一阳高寺,Ⅱ6—中兴场,Ⅱ7一庙高寺一东山,Ⅱ8-合江一六合场,Ⅱ9一垢河一临蜂场,Ⅱ10一石龙峡,Ⅱ11一石油沟一东溪,Ⅱ12一纳溪,Ⅱ13一白节滩,Ⅱ14一牟家坪一旺隆场,Ⅱ15一高木顶;Ⅲ—川西低陡一低缓背斜型气聚集区、气聚集带:Ⅲl一九龙山一老关庙,Ⅲ2一中坝一河湾场,Ⅲ3一大兴一平落坝;Ⅳ一威远一磨溪穹窿背斜型气聚集带;Ⅴ一川中低平构造气聚集带 四川盆地气田分布与气聚集带关系 2、主要类型 油气聚集带的控制因素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产生复杂的组合类型和具体型式。主要类型有: (1)背斜型油气聚集带 强烈-中等褶皱的背斜油气聚集带:褶皱强烈,闭合度大,延伸长,如波斯湾扎格罗斯山前带,蕴涵了巨大的油气储量(伊朗,伊拉克) 长垣、平缓背斜型油气聚集带:长垣-巨大、狭长的宽缓背斜带,如乌拉尔-伏尔加盆地、松辽盆地大庆长垣、沙特加瓦尔长垣等。 穹隆背斜型油气聚集带:大多形成于大型基底隆起背景,局部背斜无一定方向性。如前苏联罗马什金油田。 (2)断裂型油气聚集带 断块型油气聚集带:断层全部或部分封闭了其中的油气。 同生正断层-逆牵引背斜型油气聚集带:①下倾方向为油源区,②下降盘砂层多、厚度大,③圈闭形成早,④断层-通道和封闭,故油气常较富集。如墨西哥湾、尼日尔三角洲、渤海湾盆地等。 同生逆断层-挤压背斜型油气聚集带:上升盘常发育挤压型背斜或鼻状构造,如柴达木盆地西南的阿拉尔逆冲断层,3个背斜型圈闭,2个聚集有油。 二、含油气系统的组成 形成含油气系统的前提条件: (1)在圈闭形成过程中或其后,有足够数量的油气生成; (2)发育有利的油气运移通道,能使油气以汇聚方式运移到圈闭内聚集而不致逸散; (3)存在容积足够大的系列圈闭,能存贮充注到其中的油气。 一个含油气系统,至少应包括两个子系统: 1、生成子系统 烃源岩生烃潜量指数: ≥7 ≥15 过充注 2~7 5~15 正常充注 <2 <5 欠充注 侧向排烃系统 垂向排烃系统 SPI分析 通过编制综合SPI图及成熟度图,可圈出有利发育部位 2、运移-捕集子系统 运移方式: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 捕集方式: 高阻-过充注/正常充注,盖层封闭性好; 低阻-正常充注/欠充注,盖层封闭性差。 构造变形程度和盖层的完整性是鉴定油气聚集方式的关键因素,控制着防止油气散失的阻抗。 三、含油气系统的分类 利用以下因素的12种不同组合进行分类 充注:过充注、正常充注、欠充注 排烃:垂向、侧向 捕集:高阻、低阻 例如:过充注侧向运移高阻含油气系统、欠充注垂向运移低阻含油气系统,等 张厚福等(1999)针对中国叠合盆地的实际,将含油气系统分为原生型、演化型两大类,其中后者又可细分为残存型、次生型、破坏型等类型。 四、描述方法 含油气系统具有地层学、地理学和时间性方面的内容。 传统的描述方法一般用“四图一表”进行描述。 含油气系统分析中的“四图一表” 但是,中国盆地往往具有多旋回发育与叠置复合发展等特点,简单的“四图一表”难以表现其丰富内涵。故应着眼于地质演化历史来分析。 中国含油气系统的特点:多源多灶导致系统的迭置与交叉,多阶段多期生烃、成藏和变动导致系统窜通与油气混生。 赵文智等(2000)将中国含油气系统类型划分为: 单源单(多)灶一期成藏简单含油气系统 多源单灶多期成藏复合含油气系统 多源多灶多期成藏复杂含油气系统 单源单(多)灶一期成藏简单含油气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南方医科大学2022-2023年《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含参考答案.docx
- 《包装测试技术》课件.ppt VIP
- 企业移动应用平台解决方案-企业微信.pptx VIP
- Solidworks2020案例实战教程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金蝶EAS操作手册期末结账V.doc VIP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ppt VIP
- 塑造职业形象(共83张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小班科学游戏《认识三角形》PPT课件.pptx VIP
- 干热灭菌--去热源 USP、CP、EP关于干热去热原的温度时间要求.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B 1a-1d 练习题(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