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第五章.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下)21PPT
《贵州省情》第五章; 本章主要内容:
一、贵州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二、贵州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发展历程;
三、贵州各历史时期的突出文化及贵州文化发展成就;
四、贵州卫生和体育事业发展状况。; 三、贵州各历史时期的突出文化
及贵州文化发展成就 ; ②清代的文化。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沙滩文化”,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诗歌出现两次创作高潮,戏剧、书画、摩崖石刻、建筑艺术等,独具风格。宗教文化有天主教、基督教先后传入。1907年,周素园创办了省内第一张日报《黔报》。1909年,张百麟等人主办了《西南日报》,遵义建立官书局,贵阳民营文通书局成立。; ③民国时期的文化。清末维新思想传入贵州。辛亥革命爆发后,新文化思想在贵州迅速传播。1911年,黄齐生编写了引起轰动的爱国主义历史剧《何中湘王大埠桥尽节新戏本》。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京剧传入贵州。川剧艺人魏香庭、熊昆珊等在贵州创办了川剧科班“川曲班”。20年代,创办省立图书馆及贵阳、遵义、安顺等私立图书馆,同时出现露天放映电影。30年代,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留下了众多的遗址遗迹,形成了名闻中外的“长征文化”。抗战时期,相声、北方评书、河南坠子等也相继流入贵州;少数民族曲种出现了反映中国工农红军路过台江时书写“打富济贫”等标语的“嘎百福”曲目等;进步团体贵阳沙驼业余剧社、筑光音乐研究会等在贵阳演出了大量宣传抗日救亡的进步戏剧和音乐作品;中国共产党贵州地下组织编印了《真实》、《烽火》、《民先队报》等秘密报刊。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在贵州逗留期间,曾担任贵州省立艺术馆第二任馆长。;当代贵州文化; 2、贵州文化发展成就表现为:
①文学艺术欣欣向荣。在文学创作方面,一批优秀作家创作了《蹉跎岁月》、《呼声》等大量国内有影响的作品。在民族民间文学方面,共编印资料220余卷,出版相关作品集60余种,出版研究文集和专著20余种。在??剧方面,摄制了电视连续剧《黄齐生与王若飞》、《遵义会议》、《邓小平在1950》、《扬起你的笑脸》等获奖影片;话剧《二月天》、《乌卡》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孔雀奖”金奖,许多地方歌剧、京剧、民族歌舞、儿童舞剧、杂技等获得各项大奖。; 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日新月异。在新闻出版方面,全省有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等综合性报纸17种,有各类刊物杂志87种,有新出版的图书530种。在广播、电视方面,先后建立4座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和20余座中功率电视转播台,建立了有线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台,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0.5%,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3.3%。
③特色文化建设成效卓著。在全省建设特色文化带,民族歌舞、少儿艺术、杂技、美术作品、傩戏、地戏等开始走向世界。; ④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取得可喜成就。
A、在文物保护方面:全省有文物保护单位2300多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遵义会议会址、遵义杨粲墓、镇远青龙洞、从江增冲鼓楼、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息烽集中营旧址、福泉明城墙、遵义海龙屯、黔西观音洞遗址、赫章可乐遗址、安顺文庙、石阡万寿宫、平坝天台山、黎平地坪风雨桥、毕节大屯土司庄园、大方奢香墓、安顺云山屯古建筑群、普定穿洞遗址、盘县大洞遗址、贵阳甲秀楼和文昌阁、修文阳明洞和贵阳阳明祠、织金古建筑群、开阳马头寨古建筑群、铜仁东山古建筑群、松桃寨英村古建筑群、思南思唐古建筑群、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黄平旧州古建筑群、福泉葛镜桥、安顺宁谷遗址、万山汞矿遗址、兴仁交乐汉墓群、黎平会议会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遗址、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遗址、湄潭浙江大学遗址、镇远和平村遗址等。;;余秋雨先生在论述贵州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现代化 ; ⑤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至2005年,全省已建成文化馆艺术馆95个、公共图书馆91个,乡、镇和街道文化站1000多个。新建了自动化、网络化的省图书馆,拥有包括文献检阅、信息咨询、计算机检索、多媒体阅览、因特网国际互联、数据开发、视听与微缩服务在内的比较完善的现代综合服务体系。各级图书馆的藏书量也有较大的增加。
⑥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全省文化产业产值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2002年就达6000多万元。2004年,文化体育娱乐业主营业务收入4.8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