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六)古音聲母與雙聲疊韻
十六 古音聲母與雙聲疊韻 一、古代漢語的聲母 聲母原本稱“字母” ◇ 王力說:“聲母的歸納成爲系統,就比較晚一些。相傳唐末沙門(和尚)守溫創造了三十六字母。宋鄭樵《通志·七音略》也說:‘七音之韻,起自西域,流入諸夏……華僧從而定之,以三十六爲之母,重輕清濁不失其倫。’”(王力《漢語音韻》) ◇ 守溫以36個漢字代表當時的36個聲母(而不考慮這些字所含的韻母),按發音部位把它們分爲五組(即所謂“五音”,如果從中再分出“半舌”、“半齒”則爲“七音”): 二、古音通假 古音通假也必然要涉及上古的聲母或韻部,所謂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漢語裏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而“音同”、“音近”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根據上古的聲母和韻部知識來判斷兩個漢字之間有無可能音同或音近。例如: 1、 因音同而通假 ① 武王豈不仕?(《詩經·大雅·文王有聲》) 鄭玄箋:“武王豈不以其功業爲事乎?”即仕通事。仕、事二字同屬崇母之韻,同音。 ②項梁曰:“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眾乃皆伏。(《史記·項羽本紀》)“伏”通“服”,二字同屬並母職部,同音。 三、雙聲疊韻舉例 雙聲雙聲者,昔人謂之和,即同母之字,一聲之轉也。例如:蒹葭、唐棣、蜘蛛、鴛鴦、氤氳、玄黃。此等習見之詞,皆雙聲也。 疊韻者,昔人謂之諧,即同韻之字,而小學家所謂音近之字也。例如,皋陶、芄蘭、螳螂、昆侖、空桐、荒亡。此等習見之詞,皆疊韻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下 二、雙聲疊韻 雙聲疊韻之論,盛于六朝,唐人猶多用之。至宋以後,則漸不講,並不知二者爲何物。乾嘉間,吾鄉周松靄先生著《杜詩雙聲疊韻譜括略》,正千餘年之誤,可謂有功文苑者矣。其言曰:“兩字同母謂之雙聲,兩字同韻謂之疊韻。”餘按:用今日各國文法通用之語表之,則兩字同一子音者謂之雙聲。如《南史·羊元保傳》之“官家恨狹,更廣八分”,“官家更廣”四字,皆從k得聲。《洛陽伽藍記》之“獰奴慢罵”,“獰奴”兩字,皆從n得聲。“慢罵”兩字,皆從m得聲也。兩字同一母音者,謂之疊韻。如梁武帝“後牖有朽柳”,“後牖有”三字,雙聲而兼疊韻。“有朽柳”三字,其母音皆为u。 * * 唇音: ◇ 重唇音:幫(布蔔拜波)、滂(普沛派匹)、 並(旁蒲袍貧)、 明(門芒母貌) ◇ 輕唇音:非(風甫廢弗)、敷(豐撫拂副)、奉(馮肥父吠)、微(無文問尾) 舌音: ◇ 舌頭音:端(東督當膽)、透(通土添湯)、定(亭談但特)、泥(南難奴農) ◇ 舌上音:知(中追張竹)、徹(忡癡諂插)、澄(沉鄭傳純)、娘(濃泥女粘) ◇ 半舌音:來(裏隆盧鸞) 齒音: ◇ 齒頭音:精(總子進)、清(村餐侵)、從(殘存慚)、心(掃歲算)、邪(松隨徐) ◇ 正齒音:照(終莊諸)、穿(充出初)、床(崇實術)、審(束詩舜)、禪(成臣涉) ◇ 半齒音:日(而柔閏儒) 牙音: 見(公江居經)、溪(空欺區看)、群(窮共奇求)、疑(危銀我顏) 喉音: 影(煙安憂惡)、曉(呼希休胸)、匣(效學橫還)、喻(融逸越爲) 以上是中古時期漢語聲母的情況,上古情況與此不同,因爲上古還沒有人研究漢語聲母,所以並無這方面的記錄。人們在研究了中古聲母之後,自然想到要進而研究上古的聲母,結果他們發現上古的聲母情況與中古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呈有分有合現象。於是借用中古的36字母來表示上古的聲母情況:對於上古是一個而後代分成兩個聲母的,可以用括弧把它附在其後;而對於上古是兩個的而後代歸併爲一個的字母,就只好另給它用一個漢字來表示。如544頁之“章(照三)”、“昌(穿三)”之類即是。 所謂“照三”、“床二”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反映了後代對漢字分“等”研究的概念。即把“同一個聲母,同一個聲調”的字分爲“四等”,如“幹、奸、犍、堅”分別爲一二三四等字,王力先生指出:“‘等’的差別不在聲母,也不在聲調,而是在韻母的不同……在乎主要母音的不同”。(同上) 因此,“照三”指中古照母的三等字在上古並不屬於照母而是自成一個系統,於是人們用“章”字來代表這一些字。有“照二”“照三”正說明它們在中古都合併爲照母而在上古卻是分屬兩個不同的聲母,就是這個意思。 從數目上看,上古聲母爲32個,比中古少4個,但並非簡單的減少四個,而是存在著頗爲複雜的分合關係。 從以下例子中可以看出六朝時(也就是剛剛認識到漢語有聲調、將一個漢字可分解成聲母、韻母兩部分時)人們對聲母、押韻等問題是很感興趣的: 隴西李元謙樂雙聲語,常經文遠宅前過,見其門閥華美,乃曰:“是誰第宅過佳?”婢春風出曰:“郭冠軍家。”元謙曰:“凡婢雙聲。”春風曰:“儜奴慢罵。”元謙服婢之能,於是京邑翕然傳之。(北魏楊衒之《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新起点)二年级英语下册课件 Unit15 The days of the week lesson85.ppt
- (人教新起点)二年级英语下册课件 Unit15 The days of the week lesson88.ppt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ang eng ing ong(后鼻音)》PPT课件之二.ppt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a o e》PPT课件之一.ppt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b p m f-y w(生母)》PPT课件之三.ppt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ao ou iu(复韵母)》PPT课件之三.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课件《木兰诗》.ppt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行道树》ppt课件。.ppt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专题归类复习:现在完成时复习课件.ppt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威尼斯的小艇 3.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