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 萃取.PPT
b a c 反胶团的大小与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浓度、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有关,一般为5-20nm,其内水池的直径d用下式计算 d= 6W0M αsurfNρ W0有机相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称为含水率(water content) M,ρ分别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密度 α surf界面处一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面积 N阿佛加德罗常数 常用于制备反胶团溶液的表面活性剂是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在异辛烷中形成的反胶团直径(d)可用下述经验式推算 d =0.3W0+0.24 (nm) 式中右侧第一项为反胶团的水核直径,第二项(2.4nm)为AOT分子长度的二倍。一般反胶团的W0不超过40。因此,AOT形成的反胶团水核直径一般不超过l 2nm,其中大致可容纳一个直径为5-10 nm的蛋白质。当蛋白质分子与反胶团直径相比大得多时(例如,当相对分子质量超过100-200kD),难于溶解到反胶团中。 当反胶团的含水率W0较低时,反胶团水池内水的理化性质与正常水相差悬殊。例如,以AOT为表面活性剂,当W0<6-8时,反胶团内微水相的水分子受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的强烈束缚,表观粘度上升50倍,疏水性也极高。随W0的增大,这些现象逐渐减弱,当W0>16时,微水相的水与正常的水接近,反胶团内可形成双电层。但即使当W0值很大时,水池内水的理化性质也不能与正常的水完全相同,特别是在接近表面活性剂亲水头的区域内。 1.4 反胶团的溶解作用 由于反胶团内存在微水池,故可溶解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为生物分子提供易于生存的亲水微环境。因此,反胶团萃取可用于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特别是蛋白质类生物大分子。关于反胶团溶解蛋白质的形式,有人提出了四种模型,如图所示。其中(a)为水壳模型,蛋白质位于水池的中心,周围存在的水层将其与反胶团壁(表面活性剂)隔开;(b)蛋白质分子表面存在强烈疏水区域,该疏水区域直接与有机相接触;(c)蛋白质吸附于反胶团内壁;(d)蛋白质的疏水区与几个反胶团的表面活性剂疏水尾发生相互作用,被几个小反胶团所“溶解”。表面性质不同的蛋白质可能以不同的形式溶解于反胶团相,但对于亲水性蛋白质,目前普遍接受的是水壳模型。 因为许多实验数据均间接地证明了水壳模型的正确性。例如:(1)反胶团内酶的结构和活性与W0值密切相关,说明酶对其周围存在的水层非常敏感;(2)反胶团内酶反应动力学行为与在正常的水相中相似,活性与pH的关系同样表现为钟状曲线。 b c d a 反胶团的溶解作用 二 反胶团萃取原理 正向胶团(normal micelle) 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极性溶剂, 如水中形成的一种亲水基团(头) 朝外,而疏水基团(尾) 朝内的具有非极性内核的多分子聚集体。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就是这种胶团, 其非极性内核可以溶解各种油污。从而达到去污的效果。 与此相反, 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溶剂如某些有机溶剂中就会形成亲水头向内和疏水尾向外的具有极性内核(polar core) 的多分子聚集体(aggregates) , 由于其表面活性剂的排列方向与一般的正向胶团相反, 因此, 称为反胶团。 2.1 三元相图及萃取蛋白质 对一个由水、表面活性剂和非极性有机溶剂构成的三元系统,存在有多种共存相,可用三元相图表示,图是水-AOT-异辛烷系统的相图示例,从图中可知,能用于蛋白质分离的仅是位于底部的两相区,在此区内的三元混合物分为平衡的两相:一相是含有极少量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水相;另一相是作为萃取剂的反胶束溶液。这共存的两相组成,用系线(图中虚线)相连。这一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非常适合于萃取操作,因为界面张力在0.1-2mN/m范围内,密度差为10%-20%,反胶束溶液粘度适中,大约为1mPa·s这一数量级。蛋白质进入反胶束溶液是一种协同过程,即在宏观两相(有机相和水相)界面间的表面活性剂层,同邻近的蛋白质发生 静电作用而变形,接着在两相界面形成了包含有蛋白质的反胶束,此反胶束扩散进入有机相中,从而实现了蛋白质的萃取,其萃取过程和萃取后的情况见图, 改变水相条件(如pH值和离子种类及其强度等)又可使蛋白质由有机相重新返回水相实现反萃取过程。 水-AOT-异辛烷系统相图 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示意团 固相萃取的原理 固相萃取是一个包括液相和固相的物理萃取过程。在固相萃取中,固相对分离物的吸附力比溶解分离物的溶剂更大。当样品溶液通过吸附剂床时,分离物浓缩在其表面,其他样品成分通过吸附剂床;通过只吸附分离物而不吸附其他样品成分的吸附剂,可以得到高纯度和浓缩的分离物。 一个样品包括分离物 和干扰物通过吸附剂; (2) 吸附剂选择性的保留 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