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数学家历史.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1数学家历史

Ch1數學家歷史 Newton, Issac 牛頓 Issac Newton(1642~1727),英國的數學家及物理學家,微積分主要締造者,萬有引力理論的發明者。 Newton 在1642年生於英國的 Lincolnshire,是個早產兒,且是個遺腹子。1661年上劍橋大學,但無特別表現。其實在大學期間,他已經摸索出二項展開式,為其微積分奠下基礎。 1665年倫敦發生大瘟疫,Newton 回到家鄉的農場,開始構思萬有引力學說。然而由於實際觀測與理論計算所得的數據有些出入,加上數學上的一些障礙,Newton 並沒有發表他的學說。 Newton 於1667年回到劍橋,並於1669年成為講座教授。1672年入選為皇家學會院士,提出稜鏡分光的實驗報告,然而 Hooke(1635~1703, Hooke 定律的發明者)卻認為 Newton 抄襲其研究,而予以無理且無情的攻擊。如此一來 Newton 視發表為畏途,不但萬有引力暫時見不得天日,也導至誰先發明微積分的紛爭。 1684年,Hooke 吹噓他已經得到天體運行的規律,刺激 Newton 再度燃起對萬有引力學說的狂熱。此時地球的大小已有較正確的數據,而且他也用微積分解決了困擾他十多年的問題:「若球體離球心等距離處的密度都相同,要求其對萬有引力,是否可以把整個球體的質量集中在球心而為之」;這樣整個萬有引力的理論就能完整地解釋了星球運動。於是 Newton 開始撰寫《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部曠世巨作,而於1687年完成並出版。 Newton 的微積分是冪級數式的。他先把非整數指數的二項式以冪級數表示,再把其他主要函數經由與二項式的關係,而表成冪級數,而冪級數的微積分就是逐項微分與積分。他還善用微積分基本定理,並把微積分廣泛用到物理學上。 完成了《Principia》後,Newton 也就離開了學術。他先成了國會議員,再做製幣廠廠長,最後於1703年坐上皇家學會會長的寶座,直到幾乎老死。Newton 終身未婚。 當國會議員時,Newton 沉默寡言。有一次突然站起來,同僚都想聽聽他的高見,卻只見他走到窗邊,關上窗子,喃喃說有點風。他是位稱職的製幣廠廠長。不過最擅長辨認錢幣真偽,使偽幣製造者聞之喪膽。成了皇家學會會長,Newton 指使學生控告另一位對微積分有至大貢獻的 Leibniz,說他的微積分是抄襲 Newton 的──經皇家學會審判,認定的確如此! 英國沉醉於 Newton 的成就,執著於 Newton 的微積分符號,難懂的極限觀念,及《Principia》中的古典幾何表示法,逐漸喪失數學與物理的領導地位,而歐洲大陸則用 Leibniz 的觀念與符號(其符號至今世界通行),使數學與物理有長足的進步。 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 萊布尼茲 Leibniz(1646~1716)生於萊比錫 (Leipzig),卒於漢諾威(Hanover)。他是橫跨多領域的全材,最重要的數學貢獻是發明微 積分(獨立於牛頓),同時預見並認真思索符號邏輯(或說符號思考)的可能性。他也是歐陸理性論三哲之一(其他兩位是 Descarte 與 Spinoza)。 Leibniz 的父親在萊比錫大學教授倫理學,Leibniz 六歲時過世,遺下大量的人文書籍,早慧的他自習拉丁文與希臘文,廣泛閱讀。 12歲他受亞里士多德的知識論啟發,對分類知識,給予真理一種內在的秩序抱持終身的興趣。 事實上從他15歲進入萊比錫大學一直到21歲拿到博士學位之間的三篇論文,大概就可以為他一生的興趣定調。17歲的學士論文〈Principio Individui〉(個體原理)顯露他哲學上「單子論」觀念的濫觴,這也與他後來對 infinitesimal(無窮小)的立論有關。〈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組合的藝術)發表於1666年,討論將思考或發現如何化約成基本要素如文字、數、音、顏色的組合之想法,由這裡已可看出他對符號選取的講究,也預告十九世紀末代數與邏輯符號化發展的雛型。他最後的畢業論文〈De Casibus perplexis in Jure〉(論法學中的難題),則是討論哲學與法律的關係,其中使用到數學的想法(1663年夏秋之際,他在 Jena 首次接觸到數學)。 Leibniz 依自己的想法拒絕在大學任教,畢業後曾短期擔任玫瑰十字會的秘書,這是一個鍊金術團體,類似的經歷在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中並不罕見(牛頓也極著迷於鍊金術)。隨後他進入政治圈,擔任 Boineburg 的秘書,為 Mainz 選帝候修訂羅馬法,更為了轉移路易十四在歐洲的作戰方針,到巴黎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