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福建漳州花卉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研究
漳州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临厦门、南与广东交界,东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生态城市竞争力位居福建第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之一、国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一
2013年,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5.39万亩,产值122亿元,花卉苗木销售额57.2亿元,花卉出口额6241.1万美元,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盆栽花卉出口基地。花卉企业900多家且规模不断壮大。大中型花卉企业有180多家。
二、漳州市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1. 漳州市花卉产业发展阶段
漳州民间花卉栽培历史悠久,漳州水仙花已被证明于1300年前就有栽培记载。宋代龙江(今漳州)人赵时庚著《金漳兰谱》,为我国最早也是世界第一部兰花专著。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漳州市委、1995年提出把花卉作为富民1999年,,福建省政府审时度势,在漳州举办了第一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324国道线向两侧延伸,建成一条长50公里,面积6667公顷的花卉走廊形成苗木、盆景、切花、观叶植
集群阶段:2001年9月,科技部批准漳州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而且国家有关部委还相继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2006年4月,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在福建省漳浦县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使之成为国家唯一两个正式批准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63家台资花卉企业先后落户漳州,主要生产经营品种有蝴蝶兰、大花蕙兰等。
2
(1)
漳州位于福建省最南部沿海,依山面海,背靠省内七大山脉中的戴云山和博平岭两大山脉,沿海则是平坦开阔的厦漳平原,总体上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类型,暖热湿润,年平均气温21.10℃,年降水量1560mm。无霜期3402000小时以上。同时,漳州地形由于高山和谷地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2)
漳州地势起伏多山,水热资源丰富,蕴藏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各种野生花卉资源。漳州花卉品种3公顷,形成水仙花、兰花、榕树盆景、仙人掌植物、棕。具有肥沃2005年总口45693万,其中农业328.04万,占总人口7179%。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花卉产业的劳
(3)
漳州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基本位于同一纬度上。一直以来两地民间往来特别是农业交流从未间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两地农业合作发展迅速。1997年7月,漳州被原国家外经贸部和国务院台办、农业漳州己成为台商投资农业的密集区,是全国农业利用台资最
三、漳州市花卉产业的特点
1. 畅销花卉产品独具特色
漳州盆景参加国内各大盆景展览会90%以上。
6大类、1000多个品种,尤其以建兰、墨兰、寒兰
2. 对外贸易产业带动强劲
1999年以来,经过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推动,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100多个品种出口至欧美、韩国、日本等30个国家和地
3. 借助花博打造知名品牌
花博会的举办始于1999年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暨农业合作洽谈会(简称)由两岸花卉业界携手联办16届,“农博会”已举办6届,累计参展企业1.4万多家,展出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7万多种,参会人数超过750万人次,签约投资项目260多亿美元,签订购销订单200亿元。
(1)
漳州市花卉龙头企业的个数增加,带动企业从业人数,科技开发投入。漳州花卉总体,受金融危机影响,净利润但出口并没有受影响,呈上升趋势,出口为业务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发挥了很大作用。
龙头企业作用
漳州市花卉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大量农民就业,增加农户收入龙头企业改善真正起到了带头作用。
增强
龙头企业每年科技开发投入都在增加,先后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比如水仙花、榕树盆景、兰花等,其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具有独特优势,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已经成为该领域的标准制定者。市场化经营的模式,把企业、花农、加工基地和中间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产业链,其带头作用和辐射范围对当地经济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四、漳州市花卉产业存在问题
1. 分散经营居多,
漳州花卉生产经营主体仍以花农为主,家庭式生产经营占主体地位,制约了花卉产业发展。漳州花卉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为主,尚未实现向专业化、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和经营转变;产业联合经营意识不强,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化运营机制。。
,
漳州花卉栽培技术水平还处于传统阶段和家庭式生产,主要依靠花农自家或少量租赁土地维持生产规模和品系,扩大规模和引进新品系较少;在花卉技术上,单家独户引进技术成本较高,地方政府新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升级需要加强;生产设备投入有限,设施水平不高,工业化生产管理和工厂化经营层次比重较小;忽视最佳生长发育环境研究与调控;忽略了花卉生产技术和其他相关环节的配套问题,注重花卉产前技术,忽略花卉产后技术;缺乏土壤、肥料、科学灌溉、球根贮藏、品质检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