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奈米电池让手机待机一百天
*******奈米電池讓手機待機一百天*******
文/黃惠娟
理想中的電池是什麼?它不會在重要客戶來電前突然斷電,或許三個月充電一次就搞定;理想中電池的極致又是什麼?它讓你終於擺脫烏煙瘴氣的汽油車,使台北市也擁有瑞士山城的清新。
運用奈米表面處理技術做成的電池,已在加速縮短這個夢想的距離。
? 不織布奈米化後發現新特性
可使充電電池壽命延長一年
五年前,工研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將不織布表面做處理,也就是將其表面粒子奈米化所產生的特殊現象,運用在可重複充電電池的原材料─電池隔膜之上,一方面可以增加電池的使用壽命,一方面也可使電池的可充電次數,由三百五十次提高到五百次,延長電池使用年限約一年。
如果再配合電池的正負極也做奈米化處理,效用還更高,電容量最高可提高兩倍至三倍,而體積則可縮小至原來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台灣的奈米技術五年內可望使手機待機時間長達一百天(目前最長一個星期)。」工研院材料所所長劉仲明說。
像應用在手機這種小體積產品的電池,只是奈米電池隔膜的初級運用。工研院正在研究將這個技術導入電動車上頭,期望阻礙電動車發展瓶頸─電池容量太少、體積太重、生產成本過高的問題,能夠透過奈米技術的應用而有所突破。
第一個拿出成績單的公司,是一家成立已屆三十年、以化學材料起家的高銀化學,它的奈米技術,正是工研院在奈米電池方面釋出來第一項技術,也是工研院材料所第一項量產的奈米技術。
? 致力擺脫十九年污染的惡名
如今反而變成環保能源的代言人
民國七十二年,在桃園縣觀音鄉發生台灣第一樁鎘米事件,雖然年代久遠,但事件的主角高銀化學,十九年來污染的陰影仍如影隨形。如今,運用奈米技術發展的省電電池,甚至更具環保概念的電動車,讓高銀成為環保能源的代言人。
十九年前的污染事件背後,代表的是台灣化學產業的危機,以及必須轉型的迫切。
高銀化學總裁鄔宗明在內部有一項務必親自參加的會,那就是所有對外合作案。從最初步的簡報開始,鄔宗明不放過任何一個企業轉型的機會,而八十六年工研院想要尋求材料商參與奈米電池開發時,鄔宗明敏感地嗅出:「機會來了。」
當時,工研院發現不織布奈米化後,原來的材質會因表面顆粒奈米化後物性改變,原來的不織布會由「不親水」變為「親水」,而由此一特性製成的「高溼潤性電池隔離膜」,有機會運用在電池裡。鄔宗明指示員工「研究、研究」,至此,為高銀開啟一扇進入奈米世界的大門。
? 著眼全球市場,投資義無反顧
從頭學習到量產,孤軍奮戰五年
雖然技術來源是工研院,然而,高銀對這個創新技術的堅持,是讓這項「前無古人」的技術,能夠歷經實驗室與量產挑戰,並順利移轉到高銀身上的主因。
事實上,高銀並不是最早參與計畫的廠商,卻因初始參加的兩家電池商認為自己的產量不夠大,自己的需求量只占材料產量的一○%左右,其餘九成的產能還要重新去做市場開拓,因而第一期結案後就退出。
但對原本就從事材料產業的高銀來說,原來的市場就著眼於全世界,因此,最後只剩高銀孤軍奮鬥,一堅持下去,就是五年的光陰。
找出讓不織布奈米化的量產技術,是第一道關卡。高銀副總莊文豐指出,不織布的原料少說也有幾十種,經過多次試驗,才從美國找到一種特殊的不織布。此外,奈米化後的不織布活性很高,一不小心就會「爆炸」,經過多次實驗後,才找出液態保存的最佳方式。
導入量產是另一個關卡。莊文豐指出,由於國內並沒有過這種產品的製程,買不到現成的生產設備,最後找到生產不織布的設備商,並從頭設計起,才克服無處可學的困境。
? 人才是最大關鍵
高銀七人團隊至今仍在
最大的關鍵還在技轉後能否留住新技術的核心所在─人才。工研院尖端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游元鵬指出,技術移轉最擔心的就是人才學會技術後,就被對手挖角。因此,為了留住人才,企業派去承接技術的人才,經常是不一定夠格但卻是老闆的親信。
但高銀不僅一開始就派遣一位化工人才全程參與,現在的七人團隊都還都留在企業,除了公司許諾的自立門戶夢想外,也顯示高銀的企業文化能夠吸引住人才。
此外,高銀對大額投資的勇氣,也令人佩服。實驗室要進到量產化階段,投資額馬上由新台幣幾百萬元跳到近一億元。以高銀去年營收十七億三千萬元來看,化學材料毛利約在一三%左右,幾近於去年獲利的一半。
對於新投資,鄔宗明沒有一點遲疑,他當著工研院及公司內同仁承諾說:「我跟你們走到底。」游元鵬對此印象極為深刻。
高銀的技術價值有多高?游元鵬指出,目前全球共有四家電池隔離膜的供應商,高銀是唯一一家台灣廠商,也是唯一一家運用奈米現象生產電池隔離膜的廠商。他說︰「目前有另外兩家廠商想要直接購買技術,而非自己花時間從頭研發起,可以想見這項技術有其困難度,非短期內可以發展。」
? 因緣際會成為奈米先驅
與異業結盟,預期的發展商機無窮
一九九七年因緣際會加入工研院研究計畫,讓高銀成為國內量產奈米產品的先驅,也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