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志摩康桥
英国剑桥大学 剑桥一景 清潭—彩虹 长篙---星辉 *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代表诗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再别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徐志摩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 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再会吧》;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我敢说,康河是世上 最美的一条河! ——徐志摩 一、诵读诗歌,品读节奏美。 荇 (xìng) (lán) (pàn) (sù) 斓 畔 溯 篙 1、 (gāo) 2、自由朗读诗歌,说出你最大的感受。 3、欣赏配乐朗诵,注意朗读时的语气及节奏。 语气:舒缓、低沉 节奏:轻柔、和谐、回环复沓 二、鉴赏诗歌,领悟意境美。 1、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大家对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是什么印象? 风光如画 3、康桥在诗人的眼里和心里无疑是一种“至美”,那么诗人借助了哪些意象营造出那种“至美”的意境呢? 意境 与 意象 意象就是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具体物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 意境指诗歌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的结果。 意 象 是 体 现 意 境 的 基 础 齐读2——6节,找出诗人对康桥感受最深的意象。 金柳,青荇,清潭,长篙,星辉…… 青荇——招摇 3、你最喜欢哪一种意象?为什么?能否把你喜欢的这一种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画? 第二节: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 夕阳照射下的柳树,它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秀美婀娜,影子映在清澈的水中,就像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形象逼真的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及浓烈的温柔之爱。 小结: 这些意象,可以说有一个共同点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 、 、 。 宁静而和谐 依恋 沉醉 欢欣 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4、面对这样的至美,诗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也是一种必然,可是接下来的诗意却陡然一转:“但我不能放歌”,想想这是因为什么? 因为此时的康河是夜色、星光、轻波,还有彩虹揉进的梦,一切是那样的宁静而和谐。惟有“悄悄”才能全然融入这样的境界,因此静默和无语才是一曲深情的别离的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这其中隐含了诗人无奈、凄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