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壮族民族性格对壮语及壮歌歌词的影响.doc

浅析壮族民族性格对壮语及壮歌歌词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壮族民族性格对壮语及壮歌歌词的影响

浅析壮族民族性格对壮语及壮歌歌词的影响 专业班级:汉语101 学号:201001903028 姓名:罗铁真 【摘要】每一条潺潺淙淙的河边,总会有着被水流冲刷整齐的河床,而河床上的土壤,经过河流的冲刷日益肥沃,总能孕育出嫩绿的青芜,开出鲜亮的花朵。如同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耀眼的壮族文明就在曾经荒蛮的百越之地这河床之上蕴育而成,绽放出文明之花,璀璨于世。本文将在分析了壮族民族性格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探寻其对壮语的运用及壮欢歌词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壮族、民族性格、壮语、壮歌 一、谁谓壮人 我们是一群来自南国,沉默而温顺的精灵,休养在红水河畔,耕作于绿水青山之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静若止水,温若薯醇。声声铜鼓的悠扬,总穿不透那青山的屏障,圆润的瓣瓣绣球,总抛不出那绿水的绵长,因为我们太热爱故土,太依恋家园。米洛甲是我们的妈祖,布洛陀是我们的公祖。布伯是我们的战神,莫一大王是我们的英雄,译吁宋是我们的首领,侬智高是我们的皇帝,瓦氏是我们的骄傲,刘三姐是我们的歌仙,贯敢壮山是我们的根源,岜莱花山是我们高昂的头颅,龙胜龙脊是我们不屈的脊梁,左右江红水河则是我们生生不息的脉搏。我们是南国里沉默而温顺的精灵,以天籁的歌声代替剑弩的博杀,以温醇的酒水化解胞族的仇怨,以嫣红的木棉笑迎远方的来客,以娴熟的双手耕织贫瘠的红土。时光的飞逝,岁月的荏苒,都篡改不了我们的性格——可爱而内敛,温顺而坚强。 二、何为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民族性格是各种心理要素的组合系列。构成民族的其他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这些要素主要有:①生物要素。如种族的血统、身体基准、人口的生殖和生长的能力等,它们是民族存在和延续的生理基础,同时又影响民族心理功能的发挥和心理活动的特点。②地理要素。如疆域、气候、地形、物产等。生物要素和地理要素是影响民族性格的天然因素。③文化要素。这是影响民族性格的社会因素。美国社会学家A·英克尔斯在《民族性格》(1969)一文中把民族性格定义为成年人中最频繁出现的比较持续的人格特点或方式,并称之为“众趋人格”。中国学者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认为,文化是维系民族统一而不破灭所必需的内在纽带,是体现民族特点的东西,民族性格是根植于人的内心的文化模式。 三、何为壮族民族性格 1.大象一般,温敦宽厚,吃苦耐劳 壮人,作为农耕民族,性格沉稳质朴,外表文静.谦和,有如象,不似草原上骏马驰骋那样奔放热烈,不似藏南的雄鹰翱翔那般高高在上,以勤劳耐苦为信仰,非此不能开发炎热多雨,野兽虫蛇繁衍迅速的南疆。 2.蒲柳一般,柔顺坚韧,自强不息 壮人,来自百越的部族,有如柳,柔而韧。这就是几千年来与外族为善,得以低调繁衍生息的原因。壮族历史上并没有像北方民族一样被汉人视为敌人,也没有像苗瑶一样被斥为怪诞或妖魅;没有去征服过别人,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被征服。 3.木棉一般,热情绚烂,开朗友善 壮人,作为全国第一大少数民族,有如木棉花,热情好客,信守诺言,慷慨助人,开朗上进,和岭南汉瑶苗等各族人民亲如兄弟,这是广西两千多年来民族冲突最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4.海绵一般,吸收学习,多元一体 壮人,作为全国第二大民族,之所以能与各族同胞融洽相处,还有一个重头因素就是壮人善于吸收,乐于学习,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通婚,取其精华为己用。 5.灌溉水一般,源于自然,融于自然 壮人对自然的崇拜源于其根深蒂固的农耕观念,瘦小的身躯有着不露锋芒的灵巧,遵照自然的意愿开辟出龙脊山上的梯田与平地上的那田,而那一注注混着泥土香气的灌溉水,则是壮人对自然灌注了自己的虔诚。无垠稻田中包含着壮人无穷的慧根,虽然上天没有赋予他们粗壮的身板,丰饶的条件,他们仍然对上天报以无尽的感激。 四、何为壮语 壮语为我国壮族的语言。壮语是中国的大语言之一,使用人口大约2000万以上(包括布依语、岱-侬语)。壮语属于台-加岱语系侗台语族(壮侗语族)台语支(壮傣语支),与泰国语、老挝语、傣族语、掸族语等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国外有学者将壮语称为“北泰”语。   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这套文字系统作了修改,把非拉丁字母符号全部改成拉丁字母,以词为书写单位,移行时必须保持完整的音节。拼音壮文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力推行。   壮语中民族固有词的单音节词占优势,多音单纯词较少。有丰富的近义词。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两类。单音动词、单音形容词可带上摹声绘形的后附音节,以表示不同的性状和程度,加强表达的准确性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