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档全是精心选出来的精品资料,绝对值得下载!
感悟1:学会换位思考
在暑假的几天,我认真地阅读了赵晓英著的《走进学生心灵》一书,对每页精彩的内容进行了圈点勾画。一合上书,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会浮现出书中列出的一条条经典,足以让我细细品味,深深地感染着我该如何去做;也会浮现出书中列出的一个个案例,足以让我震撼共鸣,深深地启迪着我该如何去做;更会浮现出书中列出的一种种方法,足以让我反思自省,深深地鞭策着我该如何去做。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懂得了: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同时也应该是一名心理学家。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都有其精彩的地方。只有懂得学生的心理,教师才能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眼睛”去看待事物,用“学生的兴趣”去发展爱好。平时教师也少不了对调皮捣乱的学生的报怨,但我们可以采用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提供的方法:对这样的学生,有一个万能的法宝,就是学会换位思考: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这样很容易使师生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一些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也避免了苦闷烦恼。
我们教育学生,不止是关注他们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品德、学习习惯等其他方面,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现今的中学生, 一个个生龙活虎的,但有些学生心智很不成熟。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却对网络游戏兴趣大增。有天我上课时,看到一五大三粗的男生听讲很不认真,头顶像捣蒜似的,直打盹。课下我和他谈心,才知道他在家没能按时写作业,玩网络游戏到半夜。如果这时我拿出教师的威严训斥他,结果只能造成对立面,会引起他对学习的反感,也会引起对教师的憎恨。我想他毕竟是个孩子,还不懂事,抵挡不住玩游戏的诱惑,也不知道玩游戏的危害。为了接近他,我换了个批评方法,不给他讲玩游戏的危害有多大的道理。而是给他推荐几本课外书看,如《老人与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希望能引起他的兴趣,并且让他从中也能受到思想的启迪。方法很奏效,慢慢地,他学习的劲头赶上来了。 像这样的学生应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去主动学习。
细细反思,爱捣蛋的学生为什么不学习,他们真的一无是处吗? 其实细细想来,那些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孩子,也都有可爱的一面。只是我们教师平时只关注他们的缺点,关注他们的低成绩, 却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当他们无心犯了错误时,我们教师多的是板起面孔批评和埋怨,缺少的是温和的指正和鼓励。这时,我们每个教师能否换个角度去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着想?想想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然后蹲下身子和他们谈谈心,谈谈事情的来龙去脉。话说通了,理讲明了,他们不也就很容易地转变过来吗
?说真的,这本书让我的理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明白了换位思考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能消除师生间情感交流的障碍。这得需要我们教师拿出对学生满腔的关爱,拿出一颗对学生理解和宽容的心,我们的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