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治疗感染
辨证治疗经验: 症状:乳房结块,无红肿热痛或有压痛,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滑或涩。此期辨证为痰瘀互结。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方药:血府逐瘀汤合逍遥蒌贝散加减 方解:柴胡,郁金,丹参,莪术,益母草,当归行气活血化瘀;浙贝母,瓜蒌皮,山慈菇,生牡蛎化痰软坚散结;茯苓健脾渗湿。 一、肿块期 (2)亚急性期:痰瘀互结型 外治经验: 中药外敷: 两样膏(院内制剂:铁箍膏与止痛膏1:1搅拌混合)外敷,每日1换。有消肿拔毒、止痛散结之效。 本阶段中医药内外合治,可使肿块消散而愈。 一、肿块期 (2)亚急性期:痰瘀互结型 辨证治疗经验: 症状:乳房肿块软化,形成脓肿,按之应指,皮肤红肿灼热,疼痛剧烈,破溃后流出的脓液中常夹杂粉刺样或脂质样物质,或伴发热,溲赤便秘,口干口苦,胁痛。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脉弦数有力。此期辨证为肝经湿热。 治法:清肝透脓,利湿散结 方药:透脓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解:穿山甲、皂角刺溃坚散结、消痈透脓;柴胡、郁金、青皮、王不留行、丝瓜络疏肝理气,行气散结;蒲公英、漏芦清热解毒消痈;龙胆草泻肝胆实火,并清利湿热,车前草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除。桔梗引药上行。 二、脓肿期 外治经验: 引流术后换药: 在已形成脓肿切开引流的基础上扩创引流、搔刮脓腔、以脱管散(院内制剂)纱条放置至脓腔基底部以提脓拔毒引流,提脓去腐。 脓腔收口: 脓腔内无脓腐后即予收口。腔内可放置生肌玉红膏(院内制剂)纱条,用棉垫或蝶形纱块从上向下逐步加压绷缚,使新生肉芽组织从基底部生长,引流口暂保持开放。待脓腔明显缩小后,方予蝶形胶布牵拉引流口收口。换药时间为每3天1次。 本阶段中医外治为主,内治为辅,以达脓腐排出。 二、脓肿期 辨证治疗经验: 症状:溃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时发时敛,或反复红肿溃破,或反复溃破后形成瘢痕,局部结块僵硬。溃口周围皮肤颜色暗红,或呈湿疹样改变。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低热。此期辨证为气血两虚、余毒未清。 治法:扶正托毒,益气和营 方药: (1)局部反复红肿热痛,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或滑数者,选用银花甘草汤加减。 (2)局部疮面肉色不鲜,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者,选用托里消毒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三、瘘管期 发生于乳房部或乳晕部的脓肿自溃或刺络或切开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形成瘘管或窦道 外治经验: 提脓药捻引流: 适合窦道形成者。探针探查窦道的深度和方向, 刮匙及棉捻清除管道内的坏死组织,如管壁较厚,可予部分剪除。探针引导下插入提脓药捻蚀管引流。外以土黄连液纱布湿敷溃口。每天换药1-2次。待顽腐尽去后, 配合垫棉压迫和绑缚法,促使创面愈合。 三、瘘管期 发生于乳房部或乳晕部的脓肿自溃或刺络或切开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形成瘘管或窦道 外治经验: 中药外敷: (1) 合并局部红肿热痛,三黄膏(院内制剂)外敷,每日1换。有清热消肿止痛之效。 (2) 芒硝单药外敷,每次50克,轮流持续外用 三、瘘管期 发生于乳房部或乳晕部的脓肿自溃或刺络或切开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形成瘘管或窦道 治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多发微小脓肿为主要病变,易引流不畅,导致病情反复。 祛腐引流时B超定位下应用银质探针仔细探查脓腔的数目、深度和范围,勿遗漏深部较小的脓腐;除用刮匙刮除各腔道内脓腐外,需再以棉捻捻除残余脓腐,以达彻底祛腐排脓目的;“脓畅脓尽”方可收口。 1、彻底祛腐排脓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治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有脓排脓,小者抽脓,大者火针刺烙或切开引流; 未成脓或脓成未熟者,无红肿,局部肤温不高者用四子散药包热敷,可使“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溃”;红肿热痛者,用三黄膏外敷清热解毒消肿。 2、炎性僵块的处理 治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提脓药捻在脓液的环境中是无毒的; “只要成脓即可使用提脓药捻,一旦脓液明显减少,即换玉红油纱条连纱条引流”。 3、提脓药捻的运用以及运用时机 治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尽早收口,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楚; 辨伤口的阴阳。 4、收口的时机 中医治疗难点及现状 中医药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存在对痰瘀互结型及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纤维腺病期、纤维化期、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病)疗效欠佳和易复发的难题。 在周期疗法中因月经关系而不服药,有的病人月经紊乱,周期长,造成病人难以按时服药,治疗不足,疗效受到影响。 中医治疗难点及现状 缺乏乳腺增生病的防治在乳腺癌预防作用方面的研究:乳腺增生病的治疗目标除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外,重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因此如何筛选乳腺癌高危人群,开展乳腺非典型增生病等癌前病变干预治疗的研究,降低癌变危险性是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病需要积极面对的严峻课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