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疫情控制处理原则 炭疽细菌学检查 标本的采取 7. 肉类标本 如果怀疑罹患炭疽的家畜已被宰杀,或对商品肉类进行常规检查时,可剪取小块肉类标本。如有可能,特别应剪取肝脏、脾脏等富含血液以及含淋巴组织的标本。 8 .毛皮或其他可疑污染物品标本 剪取小块毛皮或其他可疑物品,剪碎置无菌试管内,加适量无菌生理盐水浸泡。 疫情控制处理原则 炭疽细菌学检查 标本的采取 9. 水标本 检查水体污染时,用广口瓶收集水样。如须取深层水样时,将带盖广口瓶伸入水中,然后将用绳系住的瓶盖提起。 10. 土壤标本 在牲畜死亡或宰杀的地点,应取土壤标本以供检查。 疫情控制处理原则 炭疽血清学检查 标本的采取 在不具备细菌学检验条件时,或者发现可疑的炭疽病人时,病人已经接受了抗生素治疗的条件下,可依据血清学检验结果确定对病人的追溯诊断。由于诊断必须由双份血清做出,需要特别强调急性期血清的采取。 首份血清应在首次检视病人时采取,通常应一次采取血液标本供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查及常规的血液检查使用。血清分离后置4℃保存,待获得恢复期血清后,一同进行抗体检查。 恢复期血清应在发病后15日左右采取。 疫情控制处理原则 炭疽芽孢污染的消毒 1. 炭疽病人和牲畜的排出物消毒 炭疽病人和牲畜的排出物宜使用新配制的含氯消毒剂乳液消毒,可使用二倍量的20%漂白粉,或6%次氯酸钙(漂粉精)与排出物混合,作用12h后再行处理。 2. 污染表面消毒 污染物体的坚固表面,如墙面、地面,家具等,可喷雾或擦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如5%~10%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或氧化剂如2%过氧乙酸(每平方米表面8mL)。 疫情控制处理原则 3. 污染毛皮、衣物或纺织品消毒 低价值的污染物品应尽可能焚毁,可耐高压消毒者可用高压灭菌器灭菌,无法用高压处理者,可装入密闭的塑料袋内,每立方米加入50g环氧乙烷消毒。 4. 污染水体消毒 被炭疽芽孢污染的水源应停止使用,使用含氯消毒剂使有效氯浓度达200mg/L,待检查不再存在炭疽芽孢杆菌后方可恢复使用。 疫情控制处理原则 5. 污染土壤消毒 土壤被炭疽芽孢污染时应首先查明污染的范围,被污染的土地应避免耕耘、开挖和用于放牧牲畜。土壤表面的污染可按D3.2处理。如果炭疽芽孢污染已渗入土壤之中,应使用20%漂白粉液每平方米1000mL,待漂白粉液渗入地面数小时后,将地表土20cm挖起,坑内每平方米撒入漂白粉干粉20~40g,再将挖起的土壤与20%漂白粉液充分混合,填入挖出的坑中。 证明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土地应尽可能移做它用,直至证明已消除了炭疽芽胞杆菌的污染。如果在环境中检出的炭疽芽孢杆菌均缺失了决定毒力的质粒,D3.4和D3.5两条的规定可免予执行。 疫情控制处理原则 6. 病房终末消毒 病人出院或死亡,病房应以甲醛薰蒸处理。紧闭门窗后,按0.8kg/m(上标始)2(上标终)甲醛加热蒸发,次日经通风处理后才能恢复使用。 消毒效果考核 消毒效果必须通过取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确定,连续三次取样,按A3至A5所规定的程序,不能检出具有完整毒力的炭疽芽孢杆菌时,方可认为已消除了炭疽芽孢杆菌的污染。 疫情出现后控制要点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和采样工作。 对报告的炭疽病例全部进行个案调查。 采集病人标本、可疑牲畜病料(病、死动物脏器、血液、皮毛)、污染环境的标本(如土壤、水)等进行检测。 谢谢!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桦甸市卫生局 桦甸市疾控中心 概念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常表现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 流行概况 世界概况 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地方性流行。炭疽杆菌可以被用来作为生物武器,因此。炭疽防控常常被作为生物恐怖防范的主要内容之一。 国内概况 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散发病例时有发生。据卫生部统计,近五年来全国每年炭疽发病数在400-1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贵州、新疆、甘肃、四川和广西等地区。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主要是患病的食草动物,人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其分泌物而被感染。患者本身也可以成为传染源。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 人类主要经接触牲畜的毛皮和肉类获得感染; 2.呼吸道传播 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 3.消化道传播 食入被感染的肉类 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农牧民、屠宰、皮毛加工,兽医及实验室人员。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接触史 病人生活在已证实存在炭疽的疫区,或在发病前14日内到达过该类地区;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