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薯榔染、媒染剂
第四屆 原住民華碩科教獎
作品說明書
國小組
主題:薯一薯二 真美麗
關鍵詞: 薯榔染、媒染劑、原住民染布
摘要
自然課,老師教我們利用毛細現象在餐巾紙上做渲染的圖案,引發我們對染布的興趣 。之
後,老師安排我們去南庄鄉的石壁染坊 ,製作原住民的傳統染布-薯榔染 。薯榔染是一種美
麗且非常有趣的傳統技藝,一開始的用途是為了防腐、防霉以及將原住民的圖騰印製在衣
服上 。我們利用薯榔來製作染劑,而將染好的布泡入常用的媒染劑如碳酸鈣、氯化鐵、醋
酸鋁、醋酸銅中,來觀察顏色的變化。發現把布泡入媒染劑碳酸鈣後,顏色變成深紅色 ;
泡入媒染劑氯化鐵後,顏色是咖啡黃;泡入媒染劑醋酸鋁後,顏色為粉紅色;泡入媒染劑
醋酸銅後 ,顏色則是咖啡色;而且,不同的媒染劑有不同的防腐效果。我們也發現薯榔染
劑可以做為酸鹼指示劑,在不同pH 值的液體中滴入薯榔汁 ,顏色變化會不一樣,pH 值越
小的液體,顏色偏橘黃色;pH 值越大,顏色偏咖啡色。
最特別的是: 我們發現使用不同的媒染劑,有不同的優點 ;染布時,可依自行的需求來挑
選媒染劑。我們試過很多方法,在布上面做圖騰,最後發現,寶麗龍膠最為方便在布上畫
出美美的泰雅圖騰,同時我們也利用實驗的結果 ,染出了一件件漂亮的作品。
1
壹、 研究動機
在自然課堂,老師和我們談到了毛細現象,並且教我們將餐巾紙放入不同的水彩染料中做渲
染。一次機緣,我們全班校外教學到南庄的石壁染坊,Yawa阿姨教我們製作泰雅族的染布—
滿季染(俗稱薯榔) ,這時我們了解到原住民的染布文化,真是有趣極了。因此,我們開始探討
用薯榔染的布真的可以防腐防霉嗎?為什麼薯榔經過處理後可以染布 ,而為什麼遇到不同的
媒染劑顏色會改變,之間又藏著什麼奧秘呢?現代的媒染劑防霉護色的效果是否又優於傳統
的媒染劑呢?於是我們開始做這個實驗。
貳、文獻探討
原住民早期使用薯榔染劑是染在魚網上,由於薯榔中含有膠質能防水,可以讓漁網用的比較
久 ,並且讓漁網具有防霉和防腐的效果唷 !近年來,原住民的織染藝術受到了關注 ,由於各
族的紡織品染劑幾乎都是純天然的植物染 ,完全不含化學原料 ,將染劑染在纖維、紗線或布
料,以增添色彩 ;從原住民色彩鮮豔的服飾,呈現出不同族群豐富且獨特的文化 ,原住民染
色技術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
原住民使用染料上,最常用的為植物性染料。例如薯榔、九芎、欖仁樹葉、薑黃等。而薯榔
為多年生宿根性藤本植物,莖桿圓柱形,質堅韌,基部有堅硬的棘刺,上部多分枝,蔓延甚
長。薯榔的塊莖肥大,長者數節,多鬚根,表面粗糙且常有疣狀突起,其肉質呈棕紅或紫紅,
多年生塊莖基部常裸出地面,為優良的紅褐色染材,早年台灣原住民各族群及漢民族都曾大
量使用。
傳統染色方式是以搗碎的植物塊莖或枝葉的汁液作為染料,常用的染料植物有薯榔、薑黃、
印色花、九芎、鹽埔等幾種,染出褐、黃、紅、綠等顏色。將薯榔的塊莖削皮,切成小塊搗
碎,將欲染衣物浸入染液中,一天就可將布料染成暗紅色,且增加染布纖維的強韌性及防水
性。若要染成黑色,則加入木炭、鍋垢 ,或是加入牽牛花葉子的汁液水煮,再加入木炭,也
可以染成黑色。
圖(一) 薯榔 圖(二) 薯榔切片
2
二、薯榔:
薯榔為多年生木質藤本,其地上莖纖細,黃棕色,光滑。單葉對生,具葉柄,柄長2~4 公分,
葉片長6~14 公分,披針狀橢圓形,葉基鈍形。葉尖銳形,下表面呈粉白狀,主脈3~7 條,
上下皆明顯,葉質近革質。花期為四~七月,雄花為圓錐或密繖形花序,果實蒴果,具三翅,
形如三角狀水車輪,用六個果實可併成一個正六角形水車輪,也是民俗童玩的一種。
薯榔作為染料的部分是地下塊莖,一節一節的形如蓮藕般,每條約有3~5 節,重約 1~2 公
斤,最重者可達五公斤 ,每棵2~3 條不等,挖開時,只取其大而成熟的塊莖,離開時再把挖
開的土壤掩埋回去,來日還可再來挖,生生不息。(出處為植物染研究會)
下表為台灣各族對薯榔的稱呼:
族別 阿美族 布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