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教案语文版.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教案语文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 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 【学习目标】 1.初识报告文学这一文体,领会报告文学的三大特点:真实性、文学性、政论性。 2.学习名人对知识孜孜以求、循序务实的学风,虚怀若谷、循循善诱扶掖后辈的美德,及一心创造文化精神财富的忘我品格和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重点) 3.分析小标题,学习课文形散神不散的写法,体会文章内容的层次感。 4.对文中一些人物哲理性语句的体会与把握。(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基希及其报告文学》的作者T·巴克曾指出:“在小说里,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识上的。而在报告文学里,人生却反映在报告者的意识上。”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分享和领悟报告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以文学体裁的简介来导入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重点。)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陈祖芬,女,1943出生,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曾连续五次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及其他文学奖几十次,已出版个人作品集二十多种,代表作品有《杭州的现代童话》《陈祖芬报告文学选》《陈祖芬报告文学二集》《青春的证明》《挑战与机会》《中国牌知识分子》《挂满问号的世界》等。她的作品大都以知识分子、共产党人为对象。她一般不追求情节的连续和人物形象的完整,常以独白式的自叙和旁白式的议论来表达观点和思想,以人物内心秩序代替事物秩序的形式结构作品,由此展现人物精神品格的过程,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哲理性。 2.预习课文,学习文中生字生词。 迸发(bèng)  溢出(yì)  廉价(lián) 发霉(méi) 臻于(zhēn) 铿锵(kēng qiāng) 虔诚(qián) 坎坷(kǎn kě) 磅礴(páng bó) 闻名遐迩(xiá ěr) 3.理解下列词语。 浑厚:形容诗文、书画的风格朴实雄厚。 铿锵: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也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气势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字词的掌握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会读、会写、理解词义才能更好地感知课文、理解内容。) 三、合作探究 (一)梳理文章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分小组自由探讨,举手发言,教师总结答案)请划分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邓伟凭着执著的精神和为名人摄影立传的高洁理想打动了人,为垂死的国画大师石鲁留下了一张苍劲深沉、气势不凡的头像。 第二部分:记叙了邓伟与朱光潜四年中的多次交往,介绍了一位勇于迎战困难,负重爬越知识高山的美学大师,显现了朱光潜博大精深的知识和深邃的思考力,也折射出邓伟拍摄文化人肖像过程中的知难而进精神。 第三部分:记述了邓伟凭自己的真诚和执著,赢得了钱锺书的理解和信任,融化了钱锺书的执著,终于照到了钱锺书的肖像,留下一个“甘心寂寞”做学问的人的风采。 第四部分:写邓伟与李可染画家结成忘年交的经过,处处以赞赏的语气展现这位名人和蔼可亲、诲人不倦、追求纯真的形象。 (二)分析人物 1.分析第一部分(学生先自读第一部分,然后讨论问题,理解内容)。 (1)石鲁为什么会感动邓伟?文中有何具体表现? 明确:①石鲁气势磅礴的作品和为人感动了邓伟。②具体表现:把西洋画的表现手法融进国画;染天染地,雄健浑厚;画展引起轰动;为人谦恭。 (2)邓伟为什么会感动石鲁?文中有何具体表现? 明确:①邓伟执著的事业心感动了石鲁。②具体表现:为了见石鲁,为了把石鲁的精神气质留下来,自费到西安,在住院处楼梯口等了四天,终于见到了石鲁并摄下了老人苍劲深沉、气势不凡的头像。 (3)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能为文章增添文学趣味,请举例说明。 明确:细节描写:A.第6段中邓伟“下意识地从病房的小玻璃窗上先看一眼石鲁”,“把脸贴在玻璃窗上”。这动作细节,把邓伟仰慕石鲁的内心激动传递给了读者。B.“情绪中断”“开关拔了”,用比喻的手法刻画了邓伟思绪突变的心理细节。 对比手法:A.不让见石鲁到终于被打动允许见石鲁;B.邓伟被石鲁的精神征服以及石鲁对邓伟的感激;C.气势磅礴的石鲁与“已经抽缩成只有一米多点儿长的人体”的石鲁;D.“一米多点儿长的”老人与他头像的苍劲深沉、气势不凡。这组对比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写出了邓伟为一代画家石鲁拍照留影的先见之明。 2.分析第二部分(学生先自读第二部分,然后讨论问题,理解内容)。 (1)邓伟走进朱光潜的家为什么有一言难尽的心情的感觉? 明确:消费议论的对比:社会上对物质的追求超越了对知识对学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