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液及冻干批记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配液及冻干批记录

批 生 产 记 录 操作依据:)g 1%枸橼酸水溶液 适量(视PH情况而定,一般不用调) 加注射用水至 20.4kg(相对密度按1.05计) 物料名称 批号 重量(kg) 称量人: 复核人: QA:    2、配炭: 在润碳间内称取处方量的针用药用炭,用 5倍量的注射用水润湿,备用。 针用药用炭 : g 注 射 用 水: kg 批 生 产 记 录 操作依据: m钛棒过滤器脱炭,将已脱炭药液经0.45μm微孔孔漏膜过滤。 搅拌循环吸附时间: ~ 静置时间: ~ 钛棒孔径: μm 微孔孔漏膜孔径: μm 7、过滤:将经0.45μm微孔孔漏膜过滤的药液再经0.22μm过滤器过滤(过滤后对0.22μm过滤器进行起泡点试验,起泡点压力应≥0.3Mpa。),取样检测,同时将药液输至贮液罐中。 贮液罐编号: ,取样量: ml 过滤时间: ~ 起泡点压力: MPa 起泡点压力测试时间: ~ 1~7项签名 操作人: 复核人: QA: 三、物料平衡率计算: 配制量 kg 损耗量 kg 交下工序量 kg □ 已填写中间产品传递单 1、药液平衡率:(交下工序量+损耗量)/配制量×100%= % 2、药液收率:交下工序量/配制量×100%= %           操作人: 复核人: 四、偏差说明: 签名 批 生 产 记 录 操作依据:: 1、确认无上批生产遗留物, 确认无与生产无关的生产文件。 □符合要求 2、确认清场合格证在有效期内,取下清场合格证附入批记录内。 □符合要求 3、检查冻干室冷却水、电源、压缩机,真空泵,制冷阀门的情况是否正常。 □符合要求 4、挂上准产证。 □已挂上 1~4项签名 操作人: 复核人: Q A: 二、冷冻干燥: 设备编号: 1、预冻:设定导热油温度从室温降温至-30℃为1.5h,进口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计时保持2.5h。 导热油温度: ℃,时间: ~ 保持时间: ~ 2、第一次升华干燥:抽真空至0.1~0.15 mbar,导热油升温至5℃,进口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始计时,当冰晶消失后再保持2小时,总计约10.0h。 前箱真空: mba 导热油升温至: ℃ 保持时间: ~ 3、第二次升华干燥:每一小时升高1℃,当升至10℃保温2小时。 保持时间: ~ 总计时间: 4、干燥:设定导热油温度为35℃,进口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计时保持2.0h。 导热油升温至: ℃ 保持时间: ~ 5、冻干结束,关闭中隔阀,保持1min,前箱压力变化值应≤60Pa;即可压塞, 复压,出箱。将所有开关复位,关闭电源开关,关闭冷却水。 保持时间: ~ 实测前箱压力: Pa ~ Pa □符合要求 1~5项签名 操作人: 复核人: Q A: 三、物料平衡率计算: 冻干数 支 损耗数 支 交下工序数 支 1、物料平衡率:(交下工序数+损耗数)/冻干数×100%= % 2、收率:交下工序数/冻干数×100%= % 操作人: 复核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