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1 李白诗二首 (共22张PPT).pptx

2017-2018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1 李白诗二首 (共22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1 李白诗二首 (共22张PPT)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目标导航学法建议1.通过诵读和品味诗歌,感悟初盛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考,体味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人生追求。2.初步体会李白诗歌清新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特征,感受诗人如何生动、具体、多角度地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和思考。3.从意象和意境出发,领略诗歌蕴含的言外之意和景外之韵,体味诗歌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美感。4.学会运用联想、想象、对比等方法,调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感悟,按照一定要求全面或专题性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或艺术表现手法。目标导航学法建议1.运用反复朗读和吟诵的方法,通过联想和想象感知诗歌所写的意象特点和创造的意境特征。2.运用知人论世法、意象联系法、意境比较法等,读懂诗歌,读出诗人独特而丰富的情感、深刻而复杂的思想,体会诗人独特的表达技巧。3.运用互动讨论法,客观评价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感悟。1 李白诗二首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探寻背景(1)《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它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十分复杂。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梦游天姥吟留别》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742),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个翰林供奉的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天宝三年(744),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情况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745)秋,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遣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连线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 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 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奉召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被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白居易诗“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正是李白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但李白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识记字音 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理解词语《将进酒》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将进酒》开头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诗人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接着两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开头四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提示: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的前夜,其时唐玄宗沉溺女色,宠信奸佞,朝纲废弛,官场黑暗,社会极度腐败,豪门贵族寻欢作乐,不问国事。诗人对此极为愤慨,“钟鼓馔玉不足贵”表达的正是对权贵们的鄙弃不屑和强烈否定,但他又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消极反抗,于是“但愿长醉不复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愤慨、否定、鄙弃和蔑视;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但愿长醉不复醒”消极逃避,显得愤激而消沉,而后者所谓“开心颜”则包含着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显得愤激而决绝。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在表达形式上,前者婉曲,以“钟鼓馔玉”代指权贵,后者直白,锋芒直指权贵,情绪急切。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3.《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写“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