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_《生物的变异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它们象吗? 变异的定义 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界绚丽多姿的根本原因。 考考你 一个孩子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双眼皮,这种现象叫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是否可以传给后代? 父母是双眼皮,所生孩子一定是双眼皮吗? (双眼皮) (双眼皮) 亲代: Aa × Aa 生殖细胞: A a A a 后代 : AA Aa Aa aa (双眼皮)(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 考考你 同卵双生兄弟俩,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这种现象叫什么?它是怎样引起的?是否可以传给后代? 引起变异的原因 遗传物质的改变能够引起变异 环境的改变能够引起变异 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变异。 考考你的判断力 下列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1、玉米粒有黄粒、白粒和红粒 2、同卵双生的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 3、种在肥沃土壤中的水稻颗粒饱满 4、人种的皮肤有白色、黄色、黑色之分 5、白种人在热带生活两年,皮肤变黑 四、变异对生物个体的意义 有利变异:对某种生物而言,有利于它生存的变异。如,小麦中出现矮秆、抗倒伏的变异。 不利变异:对某种生物而言,不有利于它生存的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 有利的变异 变异对物种的意义 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因为各种有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的积累和加强,不利的变异会被淘汰,是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 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选择、培育自然的有利变异; 2.用杂交的方法获得新品种; 3.采用诱变措施,培育新品种。 人类应用有利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太空椒是在太空的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自从1987年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作物种子,使种子在空间条件下发生变异,因而进行作物遗传性状的改良。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可喜成果,培育出了“卫星 87-2”青椒(俗称太空椒)、“航育1号”水稻、“豫麦13”小麦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作物新品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能发射返回式卫星的三个国家之一,在作物空间技术育种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小结 一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二变异的意义 对生物个体 对生物物种: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 练一练 1、“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 ) A、变异现象 B、繁殖现象 C、遗传现象 D、进化现象 2、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 )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 C、玉米地中常出现的白化苗 D、暑假后同学们在军训一段时间后肤色变黑 练一练 3.有人说:“如果没有能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不能有简单到复杂、有低等到高等不断地进化。”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各种太空航椒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A D * * * 同一棵树上的五片叶子 一对绿鹦鹉的四个子女 一只狗妈妈的两个孩子 猪妈妈和它的孩子们 想一想,你与你的父母之间有哪些性状的变异? 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由遗传物质引起的, 能够遗传给后代 这种现象叫做变异,由环境因素 导致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而 不能遗传给后代 表现型=基因+环境 抗倒伏的小麦 不抗倒伏的小麦 不利变异 普通奶牛 产奶多的奶牛 肉质较好的牛 2.选育优良的植物品种,如杂交水稻 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的基因和高产不抗倒伏小麦的基因重新组合,产生了高产抗倒伏的小麦。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