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10铺设无缝线路施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h10铺设无缝线路施组

ZH10-2标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施工技术交底 一、技术标准及轨道铺设标准: (一)线路主要技术指标 线路类别: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正线数目:双线。设计最高行车速度:200Km/h。限制坡度:5‰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个别困难条件采用2200m。牵引种类:电力(SS9/CHN200)。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米。闭塞形式:自动 (二)轨道铺设标准 1、钢轨及配件: (1)正线新建线路采用PD360kg/m25m的无孔新轨焊铺而成。 (2)既有线非改建地段维持既有无缝线路。改建地段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既有线改建地段 (3)轨道横向拨移量在0.2m以内的地段利用既有无缝线路轨节;既有线改建地段横向拨移量在0.2m~2m的地段利用既有无缝线路轨节,并补充10%的新轨;既有线改建地段轨道横向拨移量大于2m的地段铺设新轨无缝线路。 (4)不同类型的钢轨采用异型钢轨连接。 (5)钢轨连接配件采用60kg/m钢轨用接头夹板(TB/T2342.3)、60kg/m钢轨用10.9级高强度接头螺栓及10级高强度螺母(TB/T2347)、60kg/m钢轨接头用高强度平垫圈(GB1230-84),接头螺栓扭矩900N·m。 2、轨枕及扣件: 1 (1)新建和改建正线地段的有碴轨道除桥梁和道岔地段外均采用III型有挡肩轨枕(专线3393,2.6m长)和II型扣件(专线3351);桥梁地段采用III型有挡肩轨枕(专线3382,2.6m长)和II型扣件(专线3351)。正线轨枕按照1667根/km配置。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的桥梁地段采用配套的轨枕及扣件。 (2)既有线非改建地段的轨枕和扣件维持现状。 (3)正线扣件轨下胶垫应符合《铁路砼枕轨下用橡胶垫板技术条件》(TB/T2626)的要求,静刚度为50~70KN/mm。桥上护轨采用IIZQ扣件(专线3365)。 (4)所有扣件铁件应作防腐处理,竣工交验时紧固件需涂刷有效期不小于两年的油脂,禁止采用废机油。 (5)轨枕间距与偏斜偏差不大于20mm,25m钢轨长度范围内,轨枕间距偏差不得大于30mm。 3、道床 (1)正线有碴轨道道床均采用I级标准碎石道碴。道床施工应按分层摊铺、分层补碴、分层起道碾压和动力稳定等工序进行。桥上道床与路基上相同,碴间至挡碴墙间以道碴填平。 (2)道碴材质应符合TB/T2140《铁路碎石道碴》中I级道碴标准。底碴应符合TB/T2897《铁路碎石道床底碴》的规定。 (3)新建线路和轨道横向拨移量大于2米的改建线路:道床宽度正线单线道床顶面宽度均设计为3500mm,碴肩宽度450mm;正线无缝道岔区及道岔前后12.5m范围内碴肩宽度500mm,双线道床顶面宽度 2 分别按照单线设计。 (4)道床边坡坡度为1:1.75,碴肩堆高为150mm。 (5)道床顶面高度与轨枕中部顶面平齐;岔枕和桥枕等其他类型轨枕地段的道床顶面低于承轨槽面30mm。 (6)直线地段道床厚度及轨顶面至路肩高度为:级配碎石路基钢轨及轨下胶垫高度186mm,轨枕高度230mm,内轨枕下道床最薄厚度300,硬质岩石路堑350mm,桥梁350mm,双线路基面(路堑)宽12300mm,单线7700mm,内轨枕下路拱高度单线124mm,双线188mm,内轨顶至路肩高度单线级配碎石840mm,单线硬质路堑890mm,双线级配碎石路基904mm,双线硬质岩石路堑954mm。 不同基础地段的道床厚度差应在30m范围内顺坡;200km/h双线并行地段间距按照4.4m计算,其余地段4.2m,路拱坡度为4%。 (7)轨道横向拨移量大于2m 的改建线路的道床断面应按照新建线路的标准进行改建。横向拨移量在0.2~2m的地段利用既有道碴,并按照50%补充I级道碴;横向拨移量小于0.2m的地段维持既有道碴,并按照10%补充I级道碴;封闭车站拆除道岔前后的正线面碴按照10%补充I级道碴。封闭补充道碴应分段集中使用,原石灰岩道碴由铁路局更换为I级道碴。 为保证并行及拨移线路路基基床顶面与既有基床顶面等高,使既有线基床排水畅通。改建线并行及拨移地段道床厚度采用与既有相同的厚度500mm。 4、竖曲线设置 3 200km/h区段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大于等于1‰时,以圆曲线形竖曲线连接,竖曲线半径采用15000m。 竖曲线与竖曲线、缓和曲线、道岔及明桥面均不重叠设置。 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不宜重叠设置。困难条件下可与推荐半径的圆曲线重叠设置。特殊困难条件下,经技术比选,竖曲线可与最小半径的圆曲线重叠设置。 (三)正线无缝线路设计原则: 1、单元轨节:高速正线按照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既有线部分原为有缝线路的仍按照有缝线路设计,原为无缝线路的仍按照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单元轨节的长度按照1000~2000m设计,最短不得小于200m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