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教学科简介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科研究方向及其特色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建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主要面向的是海外教育市场,培养目标为具备汉语言教学能力、中华文化推广能力、国际化视野、海外创业能力的汉语国际教育一线教师。研究范围包括教育内容、教育师资、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策略、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等。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走的是一条课程教学(尤其是技能教学)、文化传播、分国别诊断研究、教学管理、市场拓展相结合的市场化、国际化、特色化发展新路。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学习、诊断、实践、提升”循环往复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在“摸爬滚打”的教学实战中培养出一批具备真才实学的应用型、复合型通用之才。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包括以下五个研究方向:
??? 1.汉语言理论研究
??? 2.汉语国际教育理论与实践
??? 3.汉外对比与国别教学研究
??? 4.海内外汉语教学研究
??? 5.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汉语学院开设课程突出特色性、技能性、实用性、国际性。为研究生知识技能结构的培养提供完备、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
(二)培养措施:
1、有效利用汉语学院的课程体系,将之建设成在读研究生进行研究、观摩与从事教学实践的试验田。将“教”与“研”相结合,开创“实践教学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汉语学院拥有全国最大的留学生资料数据库,有完整的一至四年级的留学生作文库、试题库、音像资料库、毕业论文库,为研究生开展汉语教学与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课题。
2、引导学生研究教材、大纲、规范、试题、课件等教工具,了解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思路以及使用技巧,将导师们积累的丰富的研发经验传授给研究生,引导他们学习设计、制作教学工具的方法。
3、遴选组织事业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研究生,开展针对不同国别的“分国别教学”“诊断性教学”课程及相关海外教学经验培训,同时对研究生进行特殊的定向培养,指导研究生写教案、备课、试讲、组织课堂教学实习、点评,手把手地指导培训,引导研究生熟悉教学的操作程序,并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各种不同文化环境背景下的不同教学要求。
?4、将以往对教师进行的听说读写培训,移植到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中来,促使学生尽快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技能,迅速适应教师岗位。
5、加强导师之间的横向联合培养,取长补短,开创“特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开设讲座或开设课程,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领略和接受不同学派、不同研究风格的熏陶,为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6、定期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导师进行横向联合,对研究生的论文集体点评,集体指导,拓展研究生的研究领域,最大程度地发挥导师的横向联合指导作用,实现导师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学术研究和教学技能的快速提升,在学院组织的导师指导下,开展一系列研究生学术创新交流活动,开辟科研创新园地,并遴选学术交流活动中的优秀论文结集出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来源:本站原创
2010-12-07 21:50:48
本文章已查看次数:584
一、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
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二)??
(三)??
(四)??
(五)??
二、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
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一)??
1.???????? 采用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
1)???????? 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
2)???????? 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
3)???????? 训练课程(4学分)
?? 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2.???????? 学位预备课程(试行,不设学分)
为弥补应届本科毕业生只是结构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在进入核心课程学习前,试行设置:
1)???????? 综合基础课程
2)???????? 课堂教学观摩与体验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