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上海市同济中学高一语文教案黄州快哉亭记.docVIP

中学联盟上海市同济中学高一语文教案黄州快哉亭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上海市同济中学高一语文教案黄州快哉亭记

语文学科,高一年级下册,华师大版本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大致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并初步感知 1.作者: 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滨遗老。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生观深 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因而遭到了贬官。 2.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3.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4.读课文(范读或录音),正音并注意句读。疏通文意,教师指导点拨。南合沅、湘,北合汉沔西望武昌诸山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草木行列蓬户瓮牖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动心骇目词多义东西一舍渔夫樵父之舍江出西陵谪居齐安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南北百里,东西一舍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士生于世快哉此风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将何往而非病自放山水之间二、理清思路 1. 读课文。 2. 理清每段大意。第一段:述水势 第二段:描写亭之所见及说明命名的原由,为后文议论过渡。 第三段:引用历史,表明遇与不遇不在外物,而在于自得与否。[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第四段:肯定张君自得、“无所不快”的人生态度。 (抓住文眼“快”,赏析全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 品读赏析,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快哉”的感觉呢?读出来并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归纳: (一)景之“快”1、首段连写三层水势之变,能现水势之波澜壮阔。2、快哉亭四周所见——面积之见、上下之见、日夜之见,其景瞬息万变,令人惊心动魄;再从美景角度赏玩,所见之景磅礴雄伟(二)人之“快”1、“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三国英雄战场杀敌之意气风发、丰功伟绩撼动人心,令人拍手称快。2、张君(张怀民)不以谪为患,自放山水之间,无往而不快。 (三)情理之“快”[来源:学#科#网]“士生于世,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只要心中坦然自得,不被名利伤害本性,不受外物羁绊,心中就能永远保持畅快、宁静。 这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 四、从这些“快”字当中,你读出了苏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小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辙就是一个随缘自适、胸怀旷达的智者,因此境由心生,笔下才有如此气势雄伟的美景,使情景理浑然一体,全文酣畅淋漓、境界高旷。 、感悟艺术特色 1、 写景自由奔放,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2、 先叙后议,借说理以抒怀。 3、 全文紧扣一个“快”字,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七、回家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3、阅读《武昌九曲亭记》、《超然台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