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复繁私议.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复繁私议

“中华”复繁私议这里所谓“复繁”是说恢复使用繁体字。这当然是指“中华”的“华”,“中”无所谓繁简。“中华”之“华”简到是简矣,但总感到缺乏一种神韵,忍不住要私议一番,胡乱发表点个人看法。“中华”,繁体作“中華”。中者,中心也,華者,美好也,“中華”者,天下美好之中心也。可见这是一个极好的称谓。“中華”一词由来已久。我查到了一条有趣的资料,说是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的炎帝在位时广施仁政,人民爱戴。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其故里陕西宝鸡天台山莲花峰称“中華”(古“華”与“花”同)。后世遂沿用此称,把中国叫做“中華”,把生活在中华这块土地上的人群称为“中華民族”。当然,“中華民族”这个称谓是近代学者梁启超在1902年方才提出,但因其符合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而被立即广泛接受。——这是题外话,立此事照。“中華”二字,为什么是如此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别样写法“那一个”?依我看,我们的先人如此创造“中華”二字,那可大有讲究,充满了中華先民的智慧。我们来看“中華”二字的结构。它们横平竖直,决不旁斜溢出,乱生枝蔓。是不是像我们中華民族正直坦荡的性格?正中那纵贯全字的一竖,更是气贯长空,顶天立地,象征着我们中華民族威武不屈,傲然于天地之间的非凡气慨。虽然汉字造字之初笔形以圆润为主,但一旦文字由篆而隶、而楷,“中華”的横平竖直立即就表达了出来。这难道不是我们的远古先人通过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明确的人文信息吗?“中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中華”二字就很好地体现了“中庸”的思想。何为“中庸”?程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庸就是中正平和。你看那“中華”二字,不正有这样的味道吗?中间那粗壮的一竖,正好把“中華”平分成不偏不倚对称的两面,这不正好表达“中庸”那“中正”的内涵吗?而横平竖直,也恰恰表达了人的一种平和的心态。可见“中華”二字实在是蕴含着高深的哲学品味。如此看来,“中華”二字,那可真是气韵非凡!但“中華”一旦被简化为“中华”,那就气韵全无了,成为两个毫无生命的符号。汉字造字讲究“六书”,我们简直无法将那“华”字归入“六书”任何一种。象形?实在无形可象。指事?它确乎无事可指。会意?我实在看不出“化”和“十”合起来能够会出“美好”的意来。转注、假借?似乎也转无可转,借无可借。惟形声有点靠谱。然而“化”虽可认定为声旁,但“十”呢?它实在无形可表,合在一起委实有点不伦不类——说“华”是形声字还是十分勉强。可见,一个简体“华”字,在造字理据上就输了一筹。不过更要命的是一个简化的“华”,把中華传统文化的精髓,把“中華”二字所蕴含的哲学内涵破坏殆尽了。我们看不到横平竖直的正直坦荡;看不到粗壮一竖的气贯长空,顶天立地;更看不到从“中華”二字骨子里传递出来的中正平和这一中庸真蒂。从“华”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头重脚轻,上面那个“化”简直把下面那个“十”压得喘不过气来,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我还看到了媚俗,看到了草率,看到了弱智……这个简化的“华”,还把结构严谨的“華”搞得支离破碎,它的三个构件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穿插和照应,因而缺乏文字应有的美感。有一类字由于结构上的问题而成为书法创作的难题。比如“北”,比如“背”,比如“兆”,等等,我认为这类字愈少愈好。如果说这些字是祖先留下来的,我们只好被动接受的话,那么至少,我们不要再新造这样的字了。——简化字也要顾及汉字的美学特征。遗憾的是“华”字偏偏不合时宜地出现了。它破坏了文字的美感,不信请随手写下“華”、“华”二字,看谁更爽心悦目。如此一无是处的“华”,我看还是舍弃了吧。堂堂“中華”,名、实、形相符,岂不快哉!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