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直线距离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点到直线距离概要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直线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同时也学习了用代数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以数论形,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在第七章的中间安排了这一节。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对点与直线从定性的认识上升到定量的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用于研究曲线的性质,也可以求点的轨迹方程,如抛物线的方程等。 三、教学方法 ⒈教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导法,共同探索公式推导的思路并完成公式推导,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严密性、批判性等,渗透数学思想。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共同回忆起平面几何的知识,使之顺利找到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与直线倾斜角的关系,突破难点。通过讲练结合法,共同完成公式的推导,熟练公式。通过题组教学法,因材施教,发展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思想,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⒉学法指导 首先明确“为什么在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节讨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公式的推导中,比较两种推导思路的不同,体会到“思路Ⅰ难,难在什么地方?”“思路Ⅱ妙,妙在哪里?”,熟悉解析法,同时领会到用解析法结合其它数学方法的妙处。 四、教学过程 公式的推导 公式的应用 【问题一】 求点P(-1,2)到直线 l :2x+y-10=0 的距离。 【问题二】 求点P(x0 ,y 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 四、教学过程 公式的推导 【问题二】 求点P(x 0,y0 )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 求点P(x 0,y 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 思路Ⅰ: 求点P(x0 ,y 0)到直线l:Ax+By+C=0 的距离。 思路Ⅱ: 求点P(x0 ,y 0)到直线l:Ax+By+C=0 的距离。 思路Ⅱ: 求点P(x 0,y 0)到直线l:Ax+By+C=0 的距离。 思路Ⅱ: 求点P(x0 ,y 0)到直线l:Ax+By+C=0 的距离。 思路Ⅱ: 求点P(x 0,y 0)到直线l:Ax+By+C=0 的距离。 思路Ⅱ:  求点P(x0, y0 )到直线l:Ax+By+C=0 的距离。 思路Ⅱ: 四、教学过程 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过程 公式的推导 师生共同总结: 1.公式特征:分子是将点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左边得到的代数式加绝对值;分母是 ; 2.公式的适用范围:当A=0或B=0时,公式仍成立,但计算时常用图形直接求解。 使用公式应注意的问题: 1.套用点到直线距离的公式时,应先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 2.该公式对于任何位置的点P(包括直线上的点)都适合; 3.公式是含有6个量的方程,知道其中5个量可以求第6个量。 四、教学过程 公式的推导 提示学生其他的推导思路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到直线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用代数方法借助函数、不等式来推导 利用点P关于直线 l :Ax+By+C=0的对称点P’推导 四、教学过程 公式的推导 五、教学评价 1.授课过程的出发点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设问和引导,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强调学生的品德、思维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重视讨论、交流和合作,重视探究问题的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同时,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层次,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问题的引入 问题的解决 思想方法的回顾 推导思路的再研究 公式结构的教学 公式的应用 A组题 (容易题) B组题(中等题) C组题( 难 题即拓展题) 公式结构的教学 ⑵ 简单应用(组合投影片) 例1 求点P (-1,2) 到直线 2x+y-10=0 的距离。 例2 已知点 (4, m) 到直线 4x-3y-1=0的距离为3,求m。 2x+y=10;y=-2x+10; 2x+y=0 ; y=- ;y=-2 ;x=2。 ⑴引导自学 (P52) ,并回答例1例2。 由于学生表达不规范,例题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体现示范功能。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 高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学会” 为“会学”。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公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 问题异同的能力,以及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理念,让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参与,总结公式的特点,完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平衡-- 不平衡--新平衡”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通过讨论交流,实现 生生互助,丰富情感体验;实现师生互助,活跃课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